放大圖片
■單靠歷史或通識課,就能打破本港民族教育的斷層?
香港「重拾」民族教育十年,大部分青年人依然對祖國的認知不深,要培養港人的愛國情操就更難了,這不禁令人反思問題出在哪裡呢?
民族文化認同是要經過長期的認識和感受才能夠培養出來,曾對中國民族文化認知長期處於「真空狀態」的香港人,在這方面的教育更要「大力催谷」了。
法國哲學家鮑納德(Vicomte Louisde Bonald)認為:「民族意識和愛國熱誠不是必然來自轟轟烈烈的革命行動,而是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傳統文藝語言的認同和關懷,對歷史英雄人物的崇敬和緬懷。」所以香港的民族教育與中國歷史是分不開的,但在中學七年教育中,只有中一至中三才要必修中史。
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學生自中四開始文、理分科,理科學生很少有機會研讀中國歷史,而文科同學雖然會修讀中史科,但始終只是部分學生,且有關中國政治的內容不多,最後中學的民族教育便會出現「斷層」問題。
無可否認,在現時的教育制度下,要將民族教育定為高中常規課程並非易事,要將中國歷史定為必修科目更是不太可行。在學生面對公開考試的沉重壓力下,民族教育反有「妨礙」溫習之感,可能令學生對民族教育產生負面情緒。
但在2009年將要實施的「三三四學制」下,學生不用應付接踵而來的公開考試,加上這一批學生是在回歸後才出生的,對民族教育的接受度會比受過殖民教育的學生高,所以09年將會是教育界大力推行民族教育的絕佳時機。港府在課程設計中已對國民教育下了一番苦工,如綜合人文科每年都有個單元叫「我們與國家」,而通識教育科的課程又包括「現代中國」的部分。
另外,為了針對改善高中學生在中史科的「偏讀」情況(因為中史公開考試的題目是可選答的),中史的考試模式改變了,每條長題目都加入評論部分,而且在「三三四」下,整個考試的形式都會改變,資料題會成為重點部分,目的是要扭轉學生「死背書」的習慣,從而讓他們對中國歷史有全面和整體的認識。此外在教改後,高中的課程亦加入通識科,內容也包含了國民教育。
在不同的課程中加入國民教育元素,是否代表提高了學生的民族意識?但目前國民教育只是某個科目的其中一個課題,未必令人感覺到其重要性,香港教育何不直接給它一個「正名」,確實地設立「國民教育科」,這樣做反而能使學生明白國民教育與其他科目是同等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