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8月1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河東君《天香濃浸》立軸初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8-18]
放大圖片

 ■柳如是

蒹 葭

 明朝名媛柳如是作有立軸《天香濃浸》,不過,上面的題畫詩不是柳本人所作,也不是錢牧齋所作。此詩應為明人童冀所作,原名《題「宋徽宗石榴高宗書韓昌黎」詩》,也就是徽宗的畫,題上了韓文公的詩,然後童冀看見了這幅附有文公詩的徽宗畫,有感,另題了一首詩,故名為《題「宋徽宗石榴高宗書韓昌黎」詩》。童的原詩與柳所引略有不同,為「金風吹綻紫綃囊,零落宣和御墨香。猶喜梢頭風露少,南枝有子殿秋光」。第一句柳版為「絳紗囊」,第二句柳版為「於今」,「御墨香」為「墨猶香」;第三句柳版為「喜得樹頭霜露少」。

 是柳引錯了詩,還是故意改動?裡頭非常耐人尋味,先要講講童詩的原意。其實這首詩頗為出名,許多總集都有收,其中以《七修類稿》卷三十八說得最為詳盡。但是,這些書的編者或者著者都沒有考證出此詩作者,他們只說是「無名氏」、「闕名」、「亡其名姓者」所作。

 經過多番查找,我在明初人童冀所著《尚絅齋集》卷三末處找到此詩。三百多年的一樁無頭公案大明於今,可謂平生一快。《尚絅齋集》不算僻書,《四庫》有收,而《四庫珍本初集》版所載此詩也一模一樣。

 作者既知,那麼這幅畫為甚麼要題此詩?我們先看此書題目天香濃浸。據明代徐湖《徐氏筆精》卷五頁三十五所記「宋黴宗繪畫題詠者,多含譏刺」,其中舉的例子有元人張羽《題桂枝圖》一詩云「玉色官瓶出內家,天香濃浸月中葩。六宮總愛新涼好,不道金風捲翠華。」據明人郎瑛筆記《七修類稿》卷三十八頁三云,此詩乃「責高宗之不子也」。換言之,張來儀這首「天香濃浸」詩,是在諷誚天水南渡史事,即高宗苟安江南,不思迎歸二帝。

 同樣也是《七修類稿》卷三十八的記載,最精彩的來了,看這一段:

 又亡其名姓者,味其石榴曰「金風吹綻絳紗囊,零落宣和御墨香。猶喜樹頭霜露少,南枝有子殿秋光」。此言南渡得人,有惜之之意。然三詩皆有含蓄,後二詩琢句尤工。

 (葭案:上引詩句文字稍有不同,更近於柳畫版本,稍遠於原來的童冀詩。但這個版本在文獻上流傳最廣,《全閩詩話》卷八、《徐氏筆精》卷五、《御定歷代題畫詩類》卷八十八、《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四個本子都是這四句。柳版暫時只見其〈天香濃浸〉立軸;童原版暫只見《尚絅齋集》)

 換言之,原來這首《天香濃浸》立軸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諷刺詩,意思是說宋高宗南渡後,幸虧有一些人才支撐,宋室半壁江山才不至於立亡。《七修類稿》卷三十八所謂「有惜之之意」,照我的理解,根本精蘊在於人才可(珍)惜之意。

 回看《天香濃浸》一畫,既然畫名「天香濃浸」和題畫詩《題「宋徽宗石榴高宗書韓昌黎」詩》都有譏刺之意,那到底代表甚麼?聯想到錢柳背景,我大膽推測此畫用心。這畫是柳如是親畫,畫給錢牧齋,以天水一朝宣和、南渡等史事為切入點,半微諷、半暗勸錢牧齋堅持復明之心。宋與明,金與清,情形何其相似!以錢牧齋之博學,尤精於明代詩文,理當知道童冀此詩(且勿論他知道作者與否)。柳畫題這首詩,就是知道他一定看得懂背後意思。甚麼意思?「南渡得人,有惜之之意」。南宋能得人,明清交際,情形更劣於南宋。錢先生,您就是這個人!不能不自加珍惜。性命誠可貴,但一生氣節、後世聲名,難道不更可貴麼?請您痛自珍惜!這才是一代才女柳如是《天香濃浸》立軸之真意,如此委婉曲折,精雅絕倫。三百年後,猶能使吾輩折腰拜服,不敢直視。錢、柳之博識高才,信矣!

 錢柳詩文,有恪公經典大著《柳如是別傳》在前,法眼如炬,處處都是復明的深心。葭今考此畫,乃附恪公之驥尾,聊為一註腳耳。雖淺陋殊甚,必為通人所譏;然心願已成,亦可快慰平生。摘引恪公《別傳》序文二處於下,以為結。

 寅恪聞之大喜,遂付重值,藉塞其望。自得此豆後,至今歲忽忽二十年,雖藏置篋笥,亦若存若亡,不復省視。然自此遂重讀錢集,不僅藉以溫舊夢,寄遐思,亦欲自驗所學之深淺也。蓋牧齋博通文史,旁涉梵夾道藏,寅恪平生才識學問固遠不逮昔賢,而研治領域,則有約略近之處。豈意匪獨牧翁之高文雅什,多不得其解,即河東君之清詞麗句,亦有瞠目結舌,不知所云者。

 寅恪案,王介甫此言可以見註釋詩中古典,得其正確出處之難。然史記漢書及昌黎集,皆屬古籍,雖出處有先後,猶不難尋檢得之。若錢柳因緣詩,則不僅有遠近出處之古典故實,更有兩人前後詩章之出處。若不能探河窮源,剝蕉至心,層次不紊,脈絡貫注,則兩人酬和諸作,其辭鋒針對,思旨印證之微妙,絕難通解也。

 恪公尚如此說。以今人之淺學上窺古人學問,可輕議哉!可輕議哉!!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