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浸會醫院微創外科及大腸外科中心主任林貞華醫生
儘管微創治療帶來的創傷細小,但林醫生建議大家應做大腸普查,防患於未然。「大腸癌的病徵主要有大便帶血、變幼、有大量黏液或大便的習慣改變等。經常有強烈的便意、胃口變差、體重下降及貧血等,亦是患病的徵兆。」定期檢查,能及早發現及治療,提高存活率。
其實,美國癌症協會早已建議年過50歲的美國人,每年進行大便隱血檢查、每5年照1次纖維乙狀結腸鏡及每10年的大腸鏡。不過,不少人都覺得照大腸鏡又痛又辛苦。
「由於腸臟彎曲,的確會有一定痛楚,亦有千分之一的機會有刺穿的危險。不過,照1次腸鏡可『保用』10年,而且痛楚總比發現有事才做手術較少。檢查前先會使用輕微的鎮靜劑減輕痛楚,而整個檢查只需15至20分鐘,並不似傳聞般辛苦。」因此,林醫生建議,到50歲便應開始做大腸檢查,往後的10年也可心安理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