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學生到廣西深山體驗生活,圖為他們在農地裡收紅薯。
戴希立 屯門仁愛堂田家炳中學校長
悠長暑假,對於許多家長和同學來說,不但不是休息和遊玩的日子,反而要面對忙碌的迎送生涯。每年暑假,計劃周詳的父母早已為子女作好安排,讓他們參加美加、歐洲或澳紐的遊學團,希望他們能學好英語;近來也有家長送子女到內地學普通話或參與例如軍訓的體驗學習計劃,希望他們能學好普通話及認識祖國。
這批短期外遊的青少年,加上已收拾行李準備放洋留學的學生,理應使香港出現短期的青少年「真空」;但如果你在街上走,就會發現補回了一批青少年,都說著半中半西的語言,均是剛從外地回來渡假的海外學生,部分更趁假期嘗嘗短期工作的經驗,或以此履歷去滿足外國大學的要求。
本港:把子女送往外地留學
近年由於部分有能力的家長深感本地的公開試壓力太大,主導了子女的學習生活,或基於全球化競爭的威脅,想盡辦法提升子女的競爭力,包括英語能力和國際視野,因此安排子女到海外升學。捨不得送走子女的,或經濟能力負擔不來的,也選擇安排子女參加短期的遊學團或學習交換計劃;當然北望神州的父母,也開始把升學或遊學的目標移至內地。相信當香港經濟繼續好轉時,會有更多家長把萬千寵愛的獨生子女送往外地。這種情況也普遍在中國大陸富裕的一群發生,不過在貧困的農民中間,近年卻出現了另一個父母與子女分隔的新情況,也做成了內地教育的新問題。
內地:農民工子女成流動或留守兒童
近年內地出現了一堆新名詞:農民工子女、打工子弟、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等。其實主因是內地城市經濟發展,農村發展滯後,出現了「農民、農村、農業」的「三農」問題,農民被迫湧到城市找工作,形成了大批的農民工,有些父母皆為農民工的,把子女帶在身邊,變成了流動兒童,需要在城市中尋找上學機會,全家更要學習如何融入城市生活的問題。
另一方面,農民工把子女留在農村,上學的機會雖然較為受到保障,但農村教育質素參差,留守兒童更多的是面臨單親以至雙親的缺失照顧,做成了成長上的問題。由於部分農民工猶疑不決,部分兒童還得要經常盤算「留守」還是「流動」,而每年暑假就是農民工父母與子女相聚並作出下一步的重要時刻,悠長的暑假,對他們而言,一點也不好受。
本港:勞工階層子女缺乏照顧
由此可見,全球化經濟競爭越激烈,教育問題更形突出,而各地人口政策及如何處理人口的流動也漸漸進入議事日程。固然香港的富裕家庭,要面對子女離港留學的煩惱,但畢竟他們還有經濟能力讓子女每年回港數次,這些不在身邊的「流動」子女,問題還不致太大。
至於香港的低下階層,雖然沒有子女留學的問題,但部分卻出現疑似「留守」的問題。在勞工階層中,雙職父母十分普通,不少女子長期缺乏照顧,出現了不少成長方面的問題。
內地:設法幫助「流動」「留守」兒童
目前內地政府正針對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和照顧問題下功夫,立法為「流動」兒童爭取教育公平的機會,也設立寄宿學校和代理家長制去加強照顧「留守」兒童,不過,內地是主張農民工應盡可能把子女帶在身邊,變「留守」為「流動」兒童。香港的家長和政府是否應進一步深入討論和合作,更好地處理我們子女的「留守」、「流動」和「留學」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