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追憶鐘聲泳棚的歡樂時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13]
放大圖片

文滿林

 城市的高速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著實為人們留下了許許多多追憶與回味。

 朋友們,尤其是四十多五十歲以上的朋友,可曾記得在港島偏西一隅,摩星嶺腳下,扯波山一箭之遙對岸,有兩個遊泳棚嗎?一個叫鐘聲泳棚;一個叫金銀泳棚。這是港島區最早的游泳熱點,是居住港島區勞工階層草根市民黃昏放工之後最喜愛的娛樂消閒消暑之地哩。

70年代已拆卸

 提起鐘聲和金銀泳棚,對於四十歲以下的年青一輩來說,肯定沒有到過見過,甚至聽聞過。除非父母輩在他們面前偶一提起。因為這兩個泳棚早已在七十年代初就拆卸了。已經過了三十多四十年了。不過,泳棚雖然拆了,游泳的海邊原址還在。確切地址就是在堅尼地城尾巴士總站西面,摩星嶺山腳下邊,沙倉球場之位置也。

 記憶所及,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之前,港島區的發展還是初起階段。社區設施非常貧乏。除了戲院茶樓少數屬室內可供市民娛樂飲食之外,就別無其他消閒設施可言。至於室外三兩個露天球場如灣仔修頓球場、維多利亞公園及西營盤卜公球場,僅此而已。若逢夏季大熱天,露天球場就失去吸引力,不宜市民消閒消暑。

 總之,社區的各項設施既缺乏又簡陋。連游泳池也沒有一所,更不用說如目前灣仔摩利臣山大型游泳館了。當年,市民唯一的好去處,最平宜的消費和消閒消暑的地方,就是到鐘聲泳棚或金銀泳棚,游其夜水也。

租泳衣的日子

 鐘聲泳棚是公開的,金銀泳棚則是專招待其業界會員使用。所謂泳棚,就是用竹搭成的一所棚屋而已。從山腰落去海邊之一段斜坡斜路,也是用竹搭建而成的竹棚路。泳棚沒有更衣室,沖涼室,儲物室和租賃室。所謂租賃室,指的是專責租賃泳衣泳褲或膠泡水圈之類櫃檯。

 租泳衣泳褲游水,在今時今日物質充裕的社會來說,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首先想到的是這樣唔怕傳染嗎?當年當時環境可就沒有那麼多顧慮。大抵因為當時泳衣泳褲價錢不菲的緣故罷。筆者當年(六五年左右)就與一班三行朋友時不時在停工時候或在黃昏下班時候去泳棚游水消暑。當年租件泳褲要五毫子,要加按金記得好似是一元,待游完之後退還,租賃生意尚算不俗。

 泳棚生意的黃金時段,是夏季及每日下午黃昏至晚上八九點。泳客可謂絡繹不斷。尤其是放暑假之個多月。當年的各種交通不太方便。來游泳者多是草根市民和學生哥。住在附近的例如西營盤以西的居民索性步行前往,有的踩單車。住在港島較遠的則乘電車及巴士。車費一至二毫。但車到總站之後,還要步行十分八分鐘才能到達泳棚。這一段從西環菜欄至摩星嶺山腳下之域多利道的四五百米路上,就好不熱鬧,人來人往,仲熱鬧過中環旺區。然自泳棚一拆,昔日情景隨之消失。現時行人都唔多見幾個。感覺有點唏噓,有點滄桑之嘆。

泳客相約黃昏後

 設備簡陋之鐘聲、金銀泳棚之得以經營生存且受到市民青睞,尤其是甚受勞工階層草根市民和學生哥的幫襯歡迎,著實與當年的整個社會環境分不開。除了上文所說社區設施奇缺之外,家庭經濟環境和消費能力也有所限。一家數口共住一間數十呎的板間房,風扇唔多一把,面對三十度以上翳悶氣溫,確實好難頂好難捱也。惟有用「出外發展」的方式來避暑。

 一些二三十歲的青年人,體力充沛,放工之後吃完晚飯,一放低飯碗就迫不及待向西環泳棚出發。一些十來歲的學生哥,也跟隨大人或自個兒前往,游完之後才回家溫習功課。在當時來說,去鐘聲泳棚游水是一項最受喜愛和歡迎的節目。既可消熱消暑,又可鍛煉身體,許多青年朋友都在這個簡陋泳棚度過難忘的歡愉歲月。

 兩個泳棚的生意都是以黃昏夜晚為最。其熱鬧程度在泳棚游波範圍之內好似沙甸魚罐頭,人碰人之現象經常出現。有些水性較好人士則一於向外游,游到對面扯波山附近。當年這段數百米闊的海峽(道)不似現在那麼多大船航行,躉船也少見。日間的泳棚則與夜晚成了天淵之別,較為少人。因為去鐘聲泳棚游泳者大多是勞工草根階層,日間要返工搵食,故形成日少人夜多人的現象。

 當年除了西環之鐘聲金銀兩個有得游水的市區唯一去處之外,當然還有南區的深水灣、淺水灣、南灣和赤柱石澳的泳灘。但都屬郊區,交通很不方便,巴士班次極少,車費又貴。除了周日假日,市區市民當作郊遊去一去之外,就都裹足不前,因為負擔不起。南區沙灘似是成了有錢人士的樂園。而西環鐘聲泳棚則是勞工草根階層消閒消暑大本營。

 轉眼間,三十多年過去了。泳棚拆了,南區也已不再是郊區,深水灣淺水灣海灘不再是有錢人的樂園天地,陽春白雪變了下里巴人,成為普羅大眾隨時可到的游水的最熱門地方。然而,鐘聲、金銀兩個泳棚仍是值得懷念的、熱鬧而歡愉的一段歷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