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駐校工手記:為何會沉迷上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21]
放大圖片

 ■青少年沉迷上網、打機愈來愈普遍。

黃家耀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學校社工

 隨著科技發展迅速,上網活動已成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大氣候下,為甚麼有些年輕人不會上網成癮,而有些年輕人則會成癮呢?正如空氣中的感冒菌一樣,有些人會發病而另一些則不會,這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這是個人素質問題?網絡活動迷惑人心?還是其他環境因素?以下故事可讓我們明白箇中原因。

名校生退學 終日在家打機上網

 筆者曾接觸一位中四轉校生,起初他只是偶然欠帶或欠交功課,據家長觀察,自他愛上玩網絡遊戲後,情況越來越嚴重,不到兩個多月便出現頻頻告病假,甚至曠課。他更因上網事宜與家人發生無數次的衝突,到最後他選擇退學,終日在家打機上網。

 他原於名校就讀,但因成績未理想,不能原校升讀中四而派到此校。他性格內向、較文靜寡言及不擅於社交,朋輩支援已很薄弱。轉到新校,除了面對學業壓力外,亦要面對新校規、新校風,重新建立朋輩及支援網絡等適應環境的壓力。不擅於人際交往的他,在新校遇到不少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他亦得不到成功感,又沒有良好的朋輩支援系統,處理壓力的能力較弱。最後,他只好在有限度的空間(網絡世界)尋找僅餘的成功感及自我肯定,在網絡上以虛擬的身份與人溝通及交往,從中獲得關心與支持。

反映個人家庭或環境出現問題

 沉迷行為出現,未必像表面看來那麼簡單,單純地愛上打機或上網。相反,這可能反映了個人、家庭或環境等因素出現了問題。個人因素如:良好的行為習慣、自信心、多元智能發展(尤其是運動智能)、處理壓力能力(包括負面生活事件、生理發育壓力)及人際關係能力(包括與家人及其他人建立關係和溝通)等。若個人欠缺這些因素,當他遇到困難時便會傾向退避行為,以減輕面對現實之苦。家長管教手法亦有密切的關係。試想想,若家長以放任的管教手法,或雙職父母因工作而無暇督促及處理子女的情況,如第一次打機過了原定時限、第一次打機通宵達旦、第一次因打機而欠交功課等。在養成沉溺上網的行為方面,家長「功不可沒」。除此之外,少年人上網是為了與朋輩交往及有認同感,久而久之成為習慣,若欠缺自制能力亦會造成沉溺行為。

 另外,據英國研究報告指出,在打機時腦內多巴胺的釋出會有顯著的增加,就如同使用古柯鹼和興奮劑時所引起多巴胺上升的程度一樣,會提升它的依賴性。所以沉溺行為的成因是多種因素互相影響下產生,在處理上須要對症下藥。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下一期筆者會與家長們分享如何預防孩子養成沉溺上網行為的注意事項。

 如對本文有任何查詢,請電郵至 stit@elchk.org.hk與本會社工聯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