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名人會客室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胡法光 邂逅定終身留港創基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03]
放大圖片

——憶當年愛情奇遇 「電梯大王」甜蜜微笑

主持人:張慧燊 本報記者:徐海煒

 作為70、80年代的「電梯大王」,胡法光早已退下了政商界的「一線戰場」,但從他長長的公職表上,足可見到他與香港走過一條共同成長的道路。但最意料不到的是,胡法光與香港的緣份卻始自一份突如其來的愛情奇遇。胡法光笑說,如果沒有當年與妻子的「華麗邂逅」與怦然心動,也就沒有今天的「電梯大王」。

 【情定香江】1952年的香港仍是百廢待興,是許多中外過客中轉站。剛從英倫海歸回來的胡法光遊歷香江,徘徊在命運的「十字路口」,思索著自己的未來:要麼是回家族發源地的上海發展﹔要麼就去台灣,投奔任職蔣介石秘書的兄長。但就在此時,愛情的執意闖入,迅即打開了年輕胡法光的心扉,也令他毫不猶疑地「情定香江」。他坦言,誰也想像不到香港會有現在的發展,當初會留在香港,太太可說是唯一的原因。

學以致用 當工程師

 即使是55年後的今天,已是八旬老人的胡法光回味起當年的華麗邂逅,嘴角仍帶著一抹甜蜜的微笑。往事最堪咀嚼,至今仍令他津津樂道,他清晰地記得那天是4月4日,來港才5天的他出席一個朋友的婚禮,在離他僅有3張凳子的咫尺之遙,他首次遇見到將會陪伴他一生的胡太—楊世薔。以胡法光自己的話說:「那就是一見鍾情﹗」

 「先成家後立業」,婚後的胡法光曾經做過天星小輪的主管,也「撈過」怡和洋行的工程師,但他最終捨大取小,選擇加入一間中國工程公司,作為事業的新起點。對於這樣的選擇,胡法光解釋說,自己當年赴英求學工程,希望能夠學以致用,幫助中國的工業發展。不過,他也笑言,當時所謂的工程部根本就是「一人部門」,自己既是主管,也是下屬。

機緣巧合 成立「菱電」

 芸芸工程,何以「相中」冷門的電梯業,而一躍成為「電梯大王」﹖胡法光自言,那是機緣巧合。當時日本三菱電機來港投資,胡法光慧眼識英雄,與三菱電機一拍即合,與其合資成立了「菱電工程」,成為首間有中國人股份的電梯工程公司,同時邁出了成就「電梯大王」的第一步。

轉攻地產 兒子接棒

 然而,做了20多年的電梯大王,已經名成利就的胡法光卻忽然於80年代初毅然轉行,涉足剛剛起步的地產業。許多人以為他是唯利是圖,胡法光卻認為這次轉行與當年的「情定香江」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這次的主角換成了他的次子胡亮明。當時香港地產業興起,恰逢主修建築的胡亮明學成歸來,投資地產方面可謂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胡法光坦言:「我做事一向都不量力而為。」

真言共勉:心態決定未來

 【勉年輕人】現今社會利字當頭,年輕一代喜歡走捷徑,但求速成,一遇挫折,就愛怨天尤人。「電梯大王」胡法光回望自己的人生經歷,找尋所謂成功秘訣,思前想後,他最終也沒有找到答案,只留下6字真言與君共勉:「心態決定未來。」

積累實力 打拚未來

 「萬丈高樓從地起。」年輕時走東闖西的胡法光堅信沒有了基層「打滾」的磨練,即使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一步登天。年輕人的急進心態,胡法光深表理解,畢竟他也曾經年輕過,但理解之餘,胡法光亦提醒,從低做起,才能真正積累實力,為將來作好準備。

成功法則 勤奮認真

 胡法光言傳身教,憶說自己赴英學習經歷,希望能為年輕人帶來一點啟發。當年胡法光遠赴英倫,學習最新的工業技術,但在高度分工的英國公司下,胡法光擔任的職位並不能真正令他了解整個的工業運作。於是,胡法光利用休息時間,參觀英國各類機械電機工廠,「偷師」他們的運作模式和管理方法。勤奮、認真,永遠是成功的不二法則。

社會服務 鼓勵參與

 做過立法局議員,曾任房委會主席,數十年來出任公職不下十數項,為港公共事務貢獻良多。如今功成身退,胡法光仍鼓勵年輕人應多參與社會:「取諸社會,用諸社會」。長子胡曉明便深得父親真傳,既是康體發展局副主席,也是香港公益金委員,還出任上海政協。

投資家鄉一馬當先

 【鄉土情濃】中國改革開放快將30年,發展有目共賭,但誰又會想起改革之初,多少投資者卻步關外,觀望而不敢踏足。與這些後知後覺者相比,「電梯大王」胡法光可謂早著先機,率先搶佔內地機電市場,進而挺進地產市場。當年何來如此信心﹖胡法光直言,神州大地商機無限,入內地發展是理所當然:「這裡有經濟效益,也有回饋社會之責。」

工程項目遍大江南北

 80年代初,當「投資內地」還是一件新鮮事物的時候,胡法光放下香港如日中天的機電公司,一馬當先回到故鄉上海投資設廠。問其究竟,胡法光坦言,那源於他與上海的一片血濃於水的鄉土親情。細數他20多年來在內地投資的工程項目,不難發現上至上海虹橋機場,下至廣州白天鵝賓館,不少地方政府、民間的大型工程項目,胡法光皆曾參與其中。

香港發展關鍵是人才

 祖籍無錫的胡法光曾經形容:「上海、香港同是自己的家。」說起他這兩個家的相互競爭,胡法光卻顯得不以為然,反指中國地大,需有三個經濟點,方能應付如此廣闊的地域。在他分析下,天津包攬華北,上海覆蓋華中,香港貫通華南,三地既有各自的市場,也可互相配合。至於香港的未來發展,胡法光直言:「人才是關鍵。」他認為,香港是中國與國際的重要橋樑,擁有海外關係、熟悉國際慣例的人才將會炙手可熱。

三代同堂網球家族

 【引以為傲】與胡法光的會面,是在他北角的辦公室。他正坐在書案前熟練地操縱著滑鼠,擺弄著電腦屏上的橋牌。熟悉胡法光的人都知道,網球和橋牌是胡法光年輕時候兩個一動一靜的嗜好,奈何歲月催人老,如今的他已很少打球,但用這52張啤牌玩的鬥智遊戲卻依然繼續。儘管少了親身落場,網球可是胡法光永遠說不完的話題,一提起他的家族「網球史」,話匣子便一下子打開了,而「三代同堂」的網球家族更是他引以為傲的紀錄。

「菱電杯」賽 與員工較量

 原來,網球運動是胡家的「必修課」,胡法光的父親在留美期間初次接觸網球,卻深深愛上了此運動。在父親的影響下,胡法光9歲習球,不時參加各類型的比賽,閒時還會與菱電的員工們來場不分職銜高低的「菱電杯」。至於屬於第三代的胡法光長子胡曉明,也受到胡法光的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繼承了這一家庭傳統,他現時更是亞洲網球協會的理事。胡法光形容他們一家是:「名副其實的『三代同堂』的網球之家。」

推廣香港網運 代代相傳

 從家族興趣到全民運動,胡法光致力推動香港網球運動長達數十年,各大網球會的職銜也由他傳到了他的兒子手中,兩代人推廣香港網運的決心至今未變。回想起當年參與網運工作,他憶說,當年亞洲的網球水平只是一般,自己當時接納了亞洲網球協會的義務工作,自然要盡心盡力辦好。隨後,他舉辦的亞洲網球賽和東南亞網球賽,更加開創了香港舉辦國際網球賽的先河。

步行養生 淺酌紅酒

 說起養生之道,雖已逾八旬,仍然中氣十足的胡法光坦言,沒有甚麼秘訣,全憑生活上的自覺。他現時規定自己每星期最少運動5天,每次最少45分鐘,主要以步行為主。在飲食方面,每晚的小酌一杯已成為了胡法光健康生活的一部分。他認為,最重要是紅酒內含有不少營養,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但對於紅酒選擇,胡法光卻沒有甚麼講究,他笑言:「我可不如亮明(胡法光次子)他們懂酒,更談不上欣賞,幾百元一枝已經飲得好開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名人會客室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