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讀萊辛,從這裡開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15]
放大圖片

 萊辛著作等身,直到今年仍出版其最新小說《裂隙》(The Cleft)。讀萊辛,應該從哪裡開始呢?

 首先不能錯過的,當然是里程碑式著作《金色筆記》(The Golden Notebook)。小說描述了一個女人的成長歷史,卻巧妙地將社會議題融入其中。整本書共分為五個部分,每個部分都用一個名為「自由女性」的章節帶起,再依次插入黑、紅、黃、藍四種筆記,終章則以「金色筆記」作結。

 其中的故事,固然講述女主角安娜失去丈夫之後如何獨自堅強生活的心靈史,似是一個連貫的整體;亦藉由不同顏色的筆記將社會的碎片散佈其中。

 「黑色筆記」是主人公在非洲的經歷,涉及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問題;「紅色筆記」則寫政治生活,記錄對斯大林主義由憧憬到幻滅的思想過程;「黃色筆記」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愛情生活所創作的一個故事,題為《第三者的影子》;「藍色筆記」則是一本個人日記,記錄了主人公精神的軌跡。最後「金色筆記」,則類似對於人生的一場總結。

 前四本筆記如同一段複合旋律,在每個章節中交錯出現,又在整本書的主旋律中重複表達,最終匯集達到高潮。難怪戴錦華形容此書「寫法十分有創意,充滿自我的相互應照與相互徵詢。」

 萊辛在這本書中,用井然有序的結構揭示了女性思維與體驗的方方面面,更將生活的支離破碎呈現人前。難怪這作品不僅被評價為女性解放的「聖經」,也被廣泛認為是一部關於精神崩潰的小說。

 除了《金色筆記》,《第五個孩子》(The Fifth Child)與《再度戀愛》(Love, again)亦不能錯過。前者講述當一個異於常人的孩子誕生後,原先其樂融融的家庭所產生的變數。萊辛似乎有意打破中產階級家庭的神話,藉由對一個「邊緣人物」或是「異類」的刻劃讓人看到,原來充滿愛與溫暖的家庭中,亦有這樣的冷酷與殘忍。

 對於戴錦華而言,《第五個孩子》令人困惑—「它將荒誕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玩得特別好,讀者難以分清哪些是現實、哪些是荒誕;難以分清她到底想講的是關於母性的主題,還是更加哲學化的東西。是一個可怕的好作品。」

 而在1995年的《再度戀愛》中,已經七十多歲的萊辛將老女人的情慾刻劃得栩栩如生,同樣讓戴錦華驚訝:「她當時的年齡不應該再去談愛情這一主題,畢竟已經步入老年。但這本書卻非常地細膩優雅。」

 萊辛風格多變,想要僅憑幾部作品便體會她的風格實屬不易。以上這三本書,是萊辛分別創作於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作品,題材主題涉及不同領域。不如就從這三本開始,進入這位新鮮出爐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世界。

文:尉 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