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胡總六大民生承諾 推動和諧社會建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16]
放大圖片

 ■15日上午,福州股民在證券行裡一邊關注十七大召開的實況直播,一邊炒股票。 中新社

 【本報十七大報道組北京15日電】胡錦濤總書記今日發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以獨立篇章全面闡述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成為報告一大亮點,令海內外矚目。此間政情專家指出,胡總循六方面提出民生建設方略,表明中央「以人為本的社會建設」執政理念,正式形成科學體系和完整的政策框架,是中共執政歷史上的創新之舉。

 胡總報告共有12部分,其中第8部分以「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為主題專門闡述。而5年前的中共十六大報告,10部分內容中,並無以民生為主題的單獨篇章。對於這一從無到有的變化,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教授指出,報告這一安排體現中央對民生建設的重視達到一個新高度,系統闡述民生建設理念為老百姓生活保障打下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20字方略體現兩大突破

 毛壽龍教授指出,報告首次系統提出「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20字方略,體現出中央關於民生建設的執政理念在理論體系和政策框架上已形成兩大新突破。

 毛壽龍指出,一方面,報告系統闡述改善民生的六大任務,從教育、就業、分配制度,到社會保障、醫療和社會管理,使中央關於以人為本的社會建設執政理念形成了一個完整理論體系。他說,一項政策的發展進程往往有局部推進到充實完善,再到抽象概括三階段。十六屆中央執政以來,著力民生建設,理論上創新,實踐上發展,在十七大報告中更為系統地加以總結提煉可謂基礎堅實、正逢其時。

推動政府向服務型轉變

 另一方面,報告關於民生建設的闡述不但有宏觀層面的高度概況,更有微觀層面的具體政策方向,可以說是搭建起一個完善的執政框架。毛壽龍指出,從報告結構分析,六大民生任務每一方面都有總的建設目標,充分的論證這一領域民生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更有對具體問題的政策指引,提綱挈領、內容紮實。例如,在社會保障體系部分,在談及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時,具體提及「健全廉租房制度」等。

  毛壽龍並指出,十七大報告提出的這一民生建設創新執政理念對豐富科學發展觀、轉變政府職能具有重要意義。他說,以人為本的社會建設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十七大報告將民生建設進一步充實完善,使科學發展觀得到豐富發展。同時,大力發展民生,亦有利於推動政府向服務型政府方向轉變。

 談及民生建設執政理念對中國未來發展影響,毛壽龍表示,從報告可以看出,一些政策點透露出未來民生建設改革方向。可以預期的是,未來民生建設內容將逐步增加,引導財政支出取向,亦可能成為財政支出的新增長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