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莆仙戲第一名旦王少媛 好身段美嗓子 傳承古老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16]
放大圖片

 ■王少媛在戲前一絲不苟地上妝。她認為戲曲妝容可以為人物塑造精美的性格形象,這形象一動起來,就立刻放出古典美的光彩。

文:本報海峽西岸中心記者 李方芳 圖:王少媛提供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是什麼?相信很少人會知道答案。它是流傳於福建中南部的莆田、仙游等興化方言地區的莆仙戲,被稱為南戲的「活化石」,迄今已有千年歷史。中共十七大代表、福建團唯一的文藝界人士王少媛曾是莆仙戲第一名旦,中國戲劇最高獎項梅花獎得主。她贏得了莆仙興化方言地區中老年民眾的喜愛,而且將莆仙戲的傳統魅力帶給了當地年輕人。

 王少媛1964年出生於福建省仙游縣蓋尾村的一戶農民家庭,從小喜愛唱歌。14歲那年,當地一家民間劇團到她家鄉招聘演員,團長正在簡陋的土房裡考察一個個湧來報名的男男女女,轉臉卻瞥見趴在窗台上正在看熱鬧的一雙機靈清澈的眼睛。好身段、靚扮相、美嗓子,這些先天優勢讓團長很快決定收下這個小姑娘,但是卻遭到了王少媛家人的反對。儘管如此,王少媛還是偷偷捲起被褥跟去了劇團,從此一頭扎進了匯聚中國地方靈氣和才氣的莆仙戲表演中去。

14歲入行 文武雙全

 王少媛學藝是從跑龍套起步的,在充當丫環、宮娥等角色的空隙,毫無怨言地拉大幕、搬佈景。鑒於她音質不錯,每逢規格較高的演出,都分配她去後台幫唱。她則分外欣喜,唱得十分投入。

 一年後,莆田當地著名的專業劇團鯉聲劇團將她引進。在這裡,王少媛得到了著名老藝人朱石鳳和莆仙戲名旦王國金、許秀鶯的精心指點,演技精進。為了拓寬戲路,王少媛並未拘泥於一個行當,青衣、花旦以及閨門旦都全方位進行了學習,還向精通武旦的師父問藝。閨門旦角的劉月娥、青衣角色的驪姬、花旦角色的春草、武旦角色的穆桂英等,都讓王少媛用心演活。

 從此,她成為劇團的頂樑柱,也成為最受觀眾歡迎和喜歡的演員。在《長街軼事》、《要離與慶忌》、《目連》、《戲巫記》、《乾佑山天書》等戲中擔綱主演。

36歲登頂 獲梅花獎

 2000年的早春,第1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在西安舉行。現場群星璀璨,王少媛憑藉完美演出劇目《葉李娘》站到了最高獎台上,向全世界展示莆仙戲的表演精華。《葉李娘》全劇七場戲,演出2個多小時,幾乎由王少媛一個唱到底(只有一場戲未出台),其中不只有許多極繁難唱段,還有許多高難度的演技,如「擊鼓」、「負枷」,表演難度都極高,其他劇種中「負枷」動作只需要直身或者稍微彎腰就可以完成,但在莆仙戲中就必須半蹲,這意味著「負枷」一場戲下來,王少媛至少要在台上維持半蹲的姿態半小時。

 為達到演出要求,王少媛每天都將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了練習上,每次排練,都大汗淋漓,濕了幾層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幾天下來,腿上磨出了一塊大疤。她沒空上醫院,劇團的同事只好四處打聽求來一帖民間藥方,敷上居然也就漸漸好了。即使這樣,王少媛依舊保持著旺盛的活力和充沛的熱情。碎步、搖步、雲步,或疾步如飛,或款款而行,每一亮相都展現出古老藝術精粹的閃光。她對人物的內心世界總在不斷詮釋,不斷探索,不斷賦予角色鮮活的生命力,以自己神奇精湛的演技賦予了葉李娘無限的魅力,而葉李娘也把她推上了通往戲劇表演的高峰。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