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張蕾
從「貧瘠山鄉」到「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從 「東莞的西伯利亞」到「全國外資企業出口創匯十強鄉鎮」。在2002年至2006年短短的5年時間內,東莞清溪鎮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古人云「不破不立,破而立之」,就經濟社會發展而言,就是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就是要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和提升。在中共十六大之後,清溪鎮緊緊抓住國家宏觀調控帶來的機遇,發揮優勢,積極推進外向型經濟發展,有效促進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率先發展,亦讓清溪鎮在全國千強鎮評比中,排名前五十名,今年1至7月,清溪的直接出口總值更是躍居居東莞全市第一位。
招商發力躍居東莞「第一」
2002年,中共十六大閉幕後,清溪鎮圍繞十六大報告中指出的「要加快產業結構升級,進一步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指導思想,聯繫實際,拓寬思路,積極對外招商,吸引了世界先進技術和設備。四年多來,清溪鎮共引進外商投資項目574宗,投資金額4.09億美元。2006年實際利用外資1.94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38.2%;全鎮出口總額達 37.2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89.5%,出口創匯連續多年排在全市前三名。
隨著加工貿易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調整,清溪鎮的玩具、製衣等傳統加工業在全鎮的比重正逐年下降,現在僅佔13.2%,而電子信息及電腦製造類產業卻逐步佔據主導地位,並成為清溪鎮加工貿易的支柱產業,2006年該產業出口值佔全鎮出口總值的59.6%。加工貿易的成功轉型,直接促進了外貿出口的迅速增長。據海關數據統計,2007年1-7月,清溪鎮外資企業加工貿易直接出口總值達到29.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15%,居東莞全市第一位。
外向型經濟助推五年持續發展
正是在不斷強化對外招商,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作用下,清溪鎮迅速由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偏僻山鄉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城鎮——以電腦製造業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NEC、三洋、實盈、群光等一批國際知名電腦企業在清溪投資設廠,主要生產電腦機箱、顯示器、主板、鍵盤等零部件和組裝整機,形成完善的配套能力和較大的生產規模,使清溪成為國內最大的電腦製造基地之一。
2002-2006年,清溪鎮各項經濟指標始終保持了健康、平穩的發展勢頭,經濟增長速度年均超過18%。2006年度各項經濟指標保持穩步上升的勢頭,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12億元,比2002年增長123.2%;鎮級可支配收入4.05億元,比2002年增長62.8%;全鎮兩稅收入7.56億元,比2002年增長81.2%;農村人均純收入11600元,比2002年增加3716元,增長47.1%。
民營經濟借勢發力
招商引資造就了清溪堅實的產業基礎,為未來的企業發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清溪鎮積極利用外向型經濟帶來的周邊效應,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扶持,為其提供條件,抓住機遇,促進發展。
據介紹,清溪鎮在過去4年多的時間裡,積極鼓勵、引導發展民營製造企業,為外源型經濟提供產業支持和服務配套。2006年,新辦民營企業226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19.22億元,年均增長33.4%。部分民營企業經營規模和經營效益明顯提升。
以對外招商為基礎,帶動民營經濟的發展,在十六大召開至今,清溪真正做到了「以外帶內、內外兼修」,形成了外資客商與民營經濟「雙翼齊飛」喜人局面,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