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李鳳聲 山婆婆出山 為粵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24]
放大圖片

文:林意生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陣子甘草當紅。

 但處在弱勢電視台的無奈,是不論《大城小故事》收視多好(相對於亞視節目來說),看的人少,討論的人也少。僅有的言論,是網友紛紛打聽那個滿頭白髮,看似不起眼的山婆婆,看起來眼熟,卻總想不起是誰。

 山婆婆即是李鳳聲。

 《梁紅玉血戰黃天蕩》、《半壁江山一美人》、《英雄掌上野荼薇》、《假玉郎》……從粵語片反串大俠,到成為粵劇名伶,60年代已息影的李鳳聲,觀眾多半要在錄影帶,或深夜重播的粵語長片中才能看到她的身影。不過,近10年來,她在羅卓瑤的電影、亞視的劇集中偶爾亮相,重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友台的甘草,一劇成名,可以開演唱會,可以爭奪視帝視后獎項,山婆婆年事已大或許經不起如斯折騰,但李鳳聲倒也因此落得清靜,施施然上茶樓飲茶、敘舊、聊天,然後繼續她在澳洲推廣粵劇的事業。

 說起來,李鳳聲已息影30年。

 1966年她告別香港遠嫁大馬,在當地經營酒樓生意。「當時請很多明星過去登台,羅文等,當年都很便宜,後來的張國榮,他尚未大紅大紫時,我也找他過去。」坐在去慣的茶樓,李鳳聲告訴記者她的故事。那時《大城小故事》剛煞科,她正準備回澳洲一趟,處理即將舉辦的有關粵劇的比賽事宜。

遠走澳洲辦曲藝社

 海外華人不好當。即使大馬酒樓生意火紅,登台明星絡繹不絕,卻擋不過當地排華事件。局勢動盪,1991年李鳳聲結束生意移民澳洲,武打明星的身手卻放不下,粵劇名伶的功架也不能荒廢,便找事情做,5年後創辦梨園雅集曲藝社,於彼邦散播種子,推廣粵劇文化。

 「剛到澳洲時沒有很專門的粵劇團體,現在已有二十多個。」李鳳聲說,山婆婆的絲絲白髮如假包換,說起話來卻活力充沛,「辦粵劇班,在電台主持粵劇節目,因為即使在澳洲,也要有我們自己的文化。現在的劇社可說是百家爭鳴。大家常常一起切磋,慈善演出籌款等,很多事情忙。去年便曾為慈善籌款,連做三日大戲。」

 在澳洲推廣粵劇,李鳳聲望著記者,卻微微笑出來:「他們都說我是粵劇名伶,但其實我根本不是粵劇出身的。」

 今時今日入行的,屢見名人之後,出身富豪之家,有「豐厚家底」不怕微薄的新人收入。李鳳聲幼時入行,「當年投身電影界,全因家庭經濟能力有限,只求覓得一職維持生計,甚麼角色都願意做。」但剛入行的待遇並不優厚,「一年合約,無薪,只有車馬費。」初入行拍粵語片時收入低微,而工作時亦要親身做一些危險動作,「只有參與大製作,或者屬於大演員,才有替身。」

反串男角成名

 拍電影,怎一個「捱」字了得?李鳳聲從影多年,演的都是不甚起眼的小角色,直至遇上她口中稱「碧姐」的恩師鄧碧雲。當年鄧碧雲建議她轉型做較多機會發揮的文武生,後來更因此涉足粵劇做大戲。從此李鳳聲反串演出,打鬥不停,如《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熒幕上她的功架十足,實質上自己卻心虛。

 「我始終是拍電影,而不是做大戲出身的。」唯有將勤補拙,向身邊的前輩偷師,邊學邊做,練造手、身段,才做出令人滿意的效果,她因此接拍了不少有武打情節的電影。「印象最深刻的是《英雄掌上野荼薇》。這部戲在電影界獲肯定之後,接了不少戲,一年拍了差不多30齣。」李鳳聲說,記者依稀記得的《百步迷蹤掌》、《假玉郎》等,當然還少不得《半壁江山一美人》中她越王勾踐的造型。

 「約1965年左右,邵氏公司所拍攝的大製作如《獨臂刀》等古裝武俠片,甚受觀眾歡迎,令歌舞片及粵劇失去了一批支持者,行內的製作也大幅減少。」李鳳聲說自己從一年演出三十多部電影的風光日子,下降至僅數部電影的情況,為了收入,她開始四出登台,及於黃大仙、長沙灣等地參與演出神功戲。1966年息影,才正式淡出這一圈。

再回頭已是百年身

 再回來,是30年後的事。1996年羅卓瑤拍移民澳洲的華人家庭的故事,片名《浮生》,經介紹找上正在辦曲藝社的李鳳聲,「試鏡時十分緊張,我已有30年沒有參與拍攝工作,壓力很大。」她飾演移民一家的媽媽,逢事燒香拜佛祈求菩薩保佑,新舊兩代的代溝,中西文化的衝擊,深受共鳴的李鳳聲憑此片獲第33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提名。「自己也是移民,也曾經不慣當地的生活,片中的情況真的出現在我身上。」但最後獲獎的是《忠仔》的邱秀敏。

 然後又隔十年。「《大城小故事》是另一個突破,從沒有拍過電視劇,拍攝現場有多個鏡頭,有點不適應,還有在場的製作人員都對我很好。」紓緩了壓力,演出得以發揮,原定只是十集的不甚起眼的角色,越演越多,還成為此劇的其中一個討論點。

 「電視演出的挑戰較大,是即時性的,需要完全投入,配合同場演員;而電影演出則不同,可以逐個鏡頭地拍攝,有時間去培養感情。」但她最喜歡的,還是分享多年的演藝經驗,推廣粵劇文化。

 訪問中李鳳聲多次提及老前輩肯教戲路,如石堅教她對打如何配合才打出好的效果,他的硬橋硬馬真功夫,李鳳聲依然記憶猶新,「他出的是真功夫呀,下下到肉。」前輩的教導已深深烙在她心上。

 李鳳聲說,自己像其他老一輩所做的那樣,完全是為了讓年輕人明白過去的歷史,使現有的繼續流傳下去。「我們老一輩不做,還有誰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