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海外學子隨筆:中國留學生組Oxcar Singers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06]
放大圖片

 ■林朗行(左三)和牛津的中國學生一起組唱家班。

林朗行

 A cappella(意大利文,教堂音樂風格的意思) 原是西方的一種無伴奏合唱,以人聲唱出旋律、和弦及節奏,這種音樂有別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交響樂及巴洛克時期的協奏風格,以清唱聖樂church music為主。現在已成為一種自由音樂,所唱的歌曲類型及表現方式都沒有局限,大家可以自由發揮。

「得把口」有無限發揮空間

 由於A cappella的自由度高,發揮性強,所需人數比較少,又無需樂器,「得把口」已經可以有無限發揮空間,千變萬化,因此二十世紀初已經大行其道。近年許多大學,甚至中學,隨時有一班「有心人」,自行組成A cappella小組。全世界首個大學校園無伴奏合唱組合是耶魯大學的Whiffenpoofs(創辦於1909年);而首個全女聲組合是Smith College的Smiffenpoofs,創辦於1936年。

 牛津大學於世界合唱界甚為著名的組合有四隊,分別為Out of the Blue、Gargoyles、In the Pink和Alternatives。 我們一班熱愛音樂的中國留學生,也想試試組織一隊,看看以我們的「炎黃嗓子」,結合西方的聲樂技巧和中國流行曲的獨特性,是否可以唱出個名堂來!

旨在聯繫感情及自娛

 今年甫開學,我們便組成一隊Oxcar Singers,準備大展「喉嚨」。

 我們在新生日Freshers day設了一個攤位,讓有興趣的同學報名。然後要一一約他們試音。既要訂地方,又要做聯絡,還要準備試音材料,訂定取錄標準等等。加上剛開學,除了新生,大家很快便要進入與功課作戰及找Internship的緊張狀態,所以找人負責工作是頗費周章的。這,也算是一個學習過程吧!

 一般專業的A capella有4至8人,但業餘的校園組合如我們,要考慮長期運作,需要多些成員,起碼十多人,最好不同年級不同系別,否則到了齊齊考試或齊齊畢業、齊齊「搵工」季節,恐怕要全面停頓了。

 試音時,不可太嚴格,否則只有音樂系的同學合資格,有違我們旨在聯繫感情及自娛的宗旨;也不可以訂得太鬆,否則到時變成「百鳥歸巢」,要改名字做Oxfowl Singers了(中文名當然順理成章,叫「鳥津」算了。)

 結果,出乎意料之外,很多「同途有心人」來參加,大家也盡量發揮合作精神,把事情辦好。萬事起頭難,祝福我們的Oxcar Singers!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