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坊刻史:「世界廁所日」 漫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23]
放大圖片

李國濤

 在報上讀到一篇《「世界廁所日」漫談廁所趣聞》,才知道有個「世界廁所日」是每年的11月19日。此「廁所日」始於2001年,於今已是第七個年頭。可見廁所已不是小事。廁所,人們是不大願談的,因為不免涉及不高雅之事物。但我真的以為這很可一談。

 我想起不久前,我買到一冊林行止的《說來話兒長》(上海書店,2006年)。翻開書,只見前面有黃永玉的序。不但如此。序前還有重要的,也許是更重要的東西,是黃永玉畫的十二幅畫,題為《出恭一十二景》。畫的什麼?出恭,也就是大便吧。說來不雅,我遲疑久之,不知該不該寫成小文請讀者讀。現在既然可以有「世界廁所日」,我也就可以一談。只是,要說得雅一點點。

 黃永玉的畫,畫各種各類廁所,即公廁與家廁也。不只是畫廁所的建築圖樣,而是畫出恭人的各種模樣。且不要以為其狀難堪,不,真是情趣多多。我看時就微笑,並大笑。天趣盎然,神與物游,堪稱妙品。本來林行止的書裡內容就是「直奔下三路而來」的,常在肚臍以下半尺處著眼。但俗事雅說,說的倒是真正的文化上的事。黃永玉序文中說「比起吃,上廁所的文章卻是少得可憐。歷來認為拉出來的東西很難於回頭再看一眼」。林行止說,現在已有「廁所學者」。但是,「莊子雖說『道在屎溺』,惟於傳媒工作者來說,擔心的不是『道不道』,而是『雅不雅』……因此可免則免,可簡則簡。」說到這裡我倒是擔心我這小文是否發得出去。但林文黃序是真正的「雅人雅言」,編輯先生和讀者諸公,大可放心去讀,必有會心,並願向友人介紹。林行止文章從來以資料豐富為一大特色。從古到洋,從雜書到典籍,洋洋灑灑。你真不知道一位經濟學家哪裡來的這麼多時間供他如此泛覽,有幾個腦袋去記憶這些雜貨。再說林的行文如此輕鬆漂亮,令人不忍不讀。就說關於廁所的一部分。黃序黃畫,只是就此一題來作配的。我們就說這一題目。黃畫太有趣了。他自己就說,上過的廁所太多,可以向年輕人說「我上過的廁所比你們的什麼什麼……都多!」他畫出的,北方廁所,南方廁所,巴黎的、德國的,讓讀者大開眼界。我說過,不是介紹建築式樣,而是情趣,是的,情趣,情趣太豐盈了。福建閩南公廁,是兩根橫著固定的竹竿,上一竿憑兩臂,下一竿架腿彎,下面是池水,人在其上,悠哉游哉。七八個人,露出大屁股,抽煙,聊天,一派自在天趣。還有一幅畫十二個人,蹲在一排茅坑上,各有風姿。有大人不拉,只是抱來娃娃使用公廁的;有蹲位相鄰互相點煙的;還有一個小孩,腳下各墊一個立起來的磚頭,邊拉屎邊練腿工的;最妙的是,除了抽煙以外,還有帶來茶壺一個或兼帶小茶盅兩個,一邊「出恭」,一邊品茗的。這裡其樂融融,簡直是一個小party!畫幅題字是「講究衛生,人人有責」,作於2005年。當然,畫只是十二幅,不能窮盡廁所情趣。林行止文章裡寫得當然更多。這種事兒也自成大千世界,誰也不能窮盡。比如,十九世紀初英國仍有「流動廁所業」,從業者左右各提一桶,分男用女用。業主人身穿極大之外衣,有人來用,則以衣遮起此人,使其行方便,亦護其隱私。又據林書云,法國凡爾賽宮有廁所二百七十四間(至今仍存,改作別用而已),但宮中有大型活動仍無法滿足應用,所以貴婦們都是帶「私廁」,那是怎樣的豪華美觀,則不可知矣。

 世界上的學問真是廣大無邊,深不可測。如此題目,請高手寫寫畫畫,也許能搞成一部一千頁的大書。我就想起我見到過解放前徐州的公廁。記起我常去的較寬敞的一處,約七八十平米。(現在那地方也是寸土寸金了)當然是露天的,一個小院模樣。三面是蹲位,上有一米寬的瓦簷,防日曬雨淋。但蹲位下不是坑。上面卻是平地支起兩方大石塊。石頭都磨得平而且亮了。徐州人自詡正直不阿者說自己是「茅廁的石頭又臭又硬」,便是指此而言。且說那個小院,是幾家私宅的山牆和後牆的交接部。三面蹲坑,一面便池。另外,兩牆之間有一個小小的一米來寬的間隙,上面搭上一頂,那裡面就住著這個公廁的主人。他居於此,也是為了看住糞便,不要在夜間被人偷去。夏天夜靜時,打掃後,有時他坐到這小院裡,也就是廁的中心,抽煙,喝茶,這總比悶在那個小「屋」裡好受一點。如果有人來「蹲」,他也就與之聊天,反正也都是街坊熟人了。此時,蹲坑都打掃並墊上了灰渣或黃土,並沒有多少臭氣。如是月白風清之夜,也還安靜。那時我十六七歲,貪玩,遲遲才回家,回家前到那裡「照顧」一下,是常有的事,故見得此情此景。這也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