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記者:李永青
在香港這個重商輕工的地方,搞工業絕不是易事,要辦一間世界級的工業集團更是少一點魄力都不行。建滔化工主席張國榮卻以不到20年的時間,將一間「山寨廠」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覆銅板生產商。張國榮說,他的成功,很大程度拜其農民出身所賜,務農的日子令他煉成鋼鐵般的意志,不懼任何困難。
對於今天的成就,張國榮說得益於「千金難買少年窮」。少年時務農的歲月,讓他至今還歷歷在目。
農民的生計很受陰晴不定的天氣影響,但無論結局如何,務農的人都要勇於面對,絕不輕易言敗。
少時務農養成刻苦耐勞
生於深圳的張國榮,自少已跟隨父親種地務農,不論打風落雨、晴天陰天都要「落手落腳」種田。務農的工作十分辛苦,卻令張國榮養成了刻苦耐勞的性格。
談到少年往事,張國榮坦言,在打工時曾試過因年少無知,不懂珍惜機會,被老闆辭退,一度令他感到不知所措。「當時沒有辦法,只好誠心懇求老闆,希望他不要把我辭退。經過這次經驗,我明白到能夠有一份工作是很幸運的,所以我往後的工作都十分努力去做」。
打工常被罵卻獲益甚豐
後來張國榮到了美資公司3M工作,從倉務員做到信差,再到銷售員,每個崗位都全力以赴,努力去做,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最後還得到同事的認同和老闆的信任。
張國榮形容,在3M公司的日子,經常被人痛罵,但卻獲益甚豐。「3M是一間百年大公司,公司很制度,我從中學到什麼是現代化管理,雖然成日畀人鬧,但鬧得多反而學得更多,為日後創業奠下良好的基礎。」
當年能進入薪高糧準的美資公司工作,實在令人羨慕不已,但張國榮卻作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放棄安穩的工作,選擇自行創業。
母親支持棄安穩選創業
張國榮能夠順利創業,絕對要歸功於張母。「我的母親好叻好有主見,除了持家有道外,更大力支持我創業,她將香港島的一個物業到銀行按揭,套現了十萬元港幣。我利用該筆資金,開始了貿易生意,經過合夥人的努力經營,其後業務更穩定發展。」
有了張母的資金支持,便做貿易生意起家,當時在廣州買入工業用的石板鹽,每公斤是一美元,但美國入口則是十美元,於是從廣州運石板鹽到香港轉售,成功找到第一桶金。
88年打下覆銅板第一「樁」
雖然貿易生意已頗具成績,但張國榮卻沒有滿足於此,更反思如何才能將企業「做大做強」。他明白到做生意若只賺差價,為何不直接開廠,於是在87年打算在港設廠生產覆銅面板,但因成本太貴,88年在深圳設廠。
及後,隨著大量外資將生產線遷到內地,建滔的生意亦隨中國經濟高速成長。但當大部分廠家安於在珠三角生產時,張國榮已開始著佈局全國,思考如何在珠三角以外地區另創新天地。
快人一步北遷天地更寬
還記得十多年前,當大部分港商仍視深圳等地為投資設廠的樂土之際,張國榮卻早在93年已率先將生產基地,由深圳轉移至粵北的清遠等低成本地區。當年,建滔的決定,令很多廠家都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今日,珠三角廠家因缺電缺人而無法正常生產,廠家爭相效法建滔逐步向低成本地區轉移的做法,但都不及建滔早著先機。
張國榮快人一步的佈局,為建滔不斷壯大奠下了良好的根基。時至今日,建滔化工已成為全球最大覆銅面板製造商,其一哥地位亦穩如泰山。
哪裡成本平就投資哪裡
近年清遠及惠州等地,非常熱鬧,每隔數天,便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港商絡繹不絕到當地考察,希望利用豐富的電力資源及低廉的勞動力。「東莞的缺電情況很嚴重,旺季時會開四停三,加上人工及成本不斷上升,叫我們怎樣生存?只好考慮去清遠,貪佢夠多電,人工夠平。」一港商說。
現在回想當年建滔將廠房轉移至低成本地區的做法,被人稱許甚具先見之明。「做廠最重要的條件便是成本,可以慳得幾多,哪裡成本夠平,便到哪裡投資。」張國榮道出當年做決定的動機。
與大學合作培養人才
為了培養本身的人才,建滔在2003年更成立了建滔管理學院,每年為集團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提供優質的培訓服務,致力於通過有系統的培訓,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學院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深圳人力資源研究會及一些顧問公司等大學及機構長期合作,為學員提供優質實用的課程。
截止2007年6月,學院共舉辦兩屆高層管理人員培訓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屆企業動力培訓,畢業的17人中,已有12人成為副總經理及以上級別人員,其中兩人已成為積層板董事。
移動課堂 6600人次受訓
管理學院培訓採取移動課堂的形式進行,除深圳集團總部培訓室外,佛岡、南沙、河北、昆山、衡陽、山東等地均設有移動課堂,對於一些通用性管理課程,將在各地巡迴進行。
截止2007年8月底,學院共開課超過230天,培訓6600人次,課程函蓋綜合管理、生產及品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採購技巧與採購管理、銷售技巧與銷售管理、財務管理等各個課程領域。
年年擴張 上市如虎添翼
在張國榮領導下,建滔不斷壯大,更在1993年於香港主板上市。張國榮形容,93年可謂其人生轉捩點,因為藉上市所獲的資金,進一步擴大業務。由當年開始,差不多每年都會開設新廠房、新的生產線或併購同業。
至04年,更是建滔歷史性突破的一年,成功收購了依利安達集團,代表擴展業務到下游及完成一站式解決方案作長期策略性部署,令建滔成為全球最大印刷線路板廠之一。
建滔主要生產覆銅面板,但不斷發展垂直概念,包括上游配料如銅箔、玻璃纖維布及甲醛以至雙氧水等,更發展至下游的印刷線路板,覆銅面板是生產印刷線路板必備元件。
連膺6年全球最佳小企
同時,建滔的成就獲外界肯定,集團曾連續6年獲《福布斯》雜誌選為全球200家最佳小型企業之一,又被納入為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環球指數成分股。2006年張國榮更當選為廣東省政協常務委員,同年更在DHL南華早報「香港商業獎」中獲頒東主營運大獎。
除此以外,建滔化工亦於去年12月,分拆建滔積層板上市,吸引城中名人富豪爭相認購,其中包括鄭裕彤及劉鑾雄,均投巨資認購建滔積層板新股,而理文造紙行政總裁李文俊亦私人入股。
兄弟齊心 少了擔心
現時建滔的工廠遍佈全國,單是處理各種公文及會議,已令張國榮忙不過來,但無論公務如何繁重,他都能處之泰然,這完全歸功能其減壓有法。因為不論什麼日子或身在何地,張國榮都習慣每日「散步」約40分鐘,讓神經得以放鬆。久而久之,「散步」已成為張國榮最好的減壓方法,使他能集中精神處理公務。
此外,張國榮坦言,建滔能有今日的成功,與其幾兄弟一條心有關。
「我瓊幾兄弟做事夠團結夠齊心,咁好重要,讓我做事可以全力以赴,少了很多擔心。」
他又分享自己的管理心得,指要搞好企業,必須廣開言路,不能「一言堂」,要多聽各方面的意見,方可令事業更上一層樓。
廣結人緣 各地政府支持
建滔能得以壯大,除了張國榮管理有道外,亦其與廣結善緣不無關係。舉例說,建滔上市十周年紀念時,清遠、深圳,以至廣東省的領導均出席到賀。特首曾蔭權及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亦曾到廠房視察,清遠市高層官員更多次親身到湖南省洽商跨省供電予建滔。由此可見,建滔每到一地投資設廠,都得到當地政府之支持和重視。
能夠與眾多高官建立豐沛的人脈,張國榮直言,只有一種方法:最重要是誠意。以供電為例,連州政府指定建滔不可停電,多給電力予我們。清遠市官員亦大讚張國榮處理各方關係出色:「張總為人很不錯,有甚麼困難佢肯幫助,所以大家合作愉快。」
賺錢不忘支持教育
建滔化工在不斷壯大的同時,亦積極濟貧助困,對廠房所在地的教育給予大力支持。例如:捐資佛岡縣人民醫院、佛岡圖書館及佛岡縣的道路,共100萬港元。05年捐助興建英德城北希望小學50萬元;清遠教學資金50萬及捐助500萬元興建清遠高等職業學院;並於2006年起連續五年,每年捐助100萬元予清遠高等職業學院作為獎學、教學基金,在過去十年在清遠地區捐助已超過千萬元。2007年10月,張國榮計劃以建滔化工集團名義捐贈港幣800萬元予清遠孤兒院 ,以幫助清遠孤兒。
張國榮說,除了支持地方職校外,建滔亦資助廠房所在地的中小學。這是個雙贏的做法,因為同時要求接受資助的學校,撥一定學額讓建滔僱員的子女入讀,解決民工子女讀書難的問題,讓他們可以專心工作。
「建滔在賺錢之餘,亦同樣支持地方的公益和教育,不會只顧賺錢。」他說。
善待員工 從無民工荒
近年經常有廠家投訴,內地常常鬧民工荒,令生產受阻。現時建滔的工廠分佈全國17個市,工廠數目超過53間,員工多達4.7萬人。但張國榮卻自信地說,建滔從來都沒有缺人的問題。舉例說,建滔於連州廠房招工150人,卻來了1600人應徵。
建滔之所以有此吸引力,與張國榮賺大錢之餘肯回饋員工有關。建滔三萬名員工04及05年全獲14個月糧,同時,所有中層員工,都分兩手建滔股票。所以他敢說:「我建滔從來無缺人,至於缺人廠老闆,應該反問自己有甚麼問題?」
張國榮善待員工,與本身曾經窮過有關。「員工賺好少錢,我只好善待員工,不似台資企業一日做到晚,我們都係窮人捱出來,知窮人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