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一網打盡:競爭不一定進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1-14]

楊振耀

 每次見學者談數碼廣播,都集中討論因為科技發展容許更多頻道出現,建議為政者要多發牌照,好引入更多競爭,長遠而言受眾有更多選擇,行業更有效率,對社會莫大好處云云。看這些書生之見當明白有些人長居象牙塔內,缺乏血淋淋的森林搏鬥經驗並對市場缺乏認識。其實,引入競爭是否一定帶來水準提升,令行業進步,真的要視乎行業的生存條件。

 以電台廣播為例,目前商營電台收入全靠廣告,而商營電台所佔的全港整體廣告費百分比從來都不是很高。即使是十多年前新城電台的出現,打破了商業電台幾十年的壟斷局面,廣告商亦未有因此而大幅度投放廣告費到電台廣播業。主要原因在於收聽電台廣播是生活習慣,有部分香港市民是從來不收聽電台廣播的,這絕非天方夜譚。批評者總喜歡說,節目做得有聲有色自然就會有捧場客。殊不知電台聽眾是靠聚沙成塔累積,以今天的經營成本怕未累積得一定數量,電台已經捱不住要關門。事實上,電台聽眾數量多年來維持在一定水平沒有多大突破,回歸後政治秀轉趨平淡,聽眾數字更略為下調。

 電台業引進數碼廣播,頻道增多,多發牌照之下,競爭會導致水平提升,吸引到更多的聽眾……那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最大的可能是聽眾還未能大幅增加前,現有聽眾會因此而進一步攤薄,令本來經營情況捉襟見肘的更雪上加霜。

 想像永遠比實際運作容易。還記得某電台的第一代外籍掌舵人,曾以他在外地經營電台的成功經驗,誇言在港經營電台,可以把三條頻道的員工人數控制在百人以下。而未久這位仁兄就自戰場上撤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