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波
在封建社會裡,皇帝老爺身邊有三種吃香的人:外戚,宦官與寵臣(即歷代佞幸小人)。外戚與宦官,一個是由於自己家族的某一位女性沾了皇氣而春風得意,一個是被閹割了私慾、對皇室成員衷心耿耿而飛黃騰達。寵臣則不同,他們不具有外戚的裙帶關係,也沒有宦官的「自我犧牲」,所以他們必然要尋找讓主子歡心的東西。
當然不可否認,歷史上也有一些寵臣的發跡,屬於純運氣因素。比如西漢初年的鄧通,因為皇帝的一個美夢,他的運氣就來了——漢文帝夢見自己飛升上天,但差了一把火候,此時一名黃帽後生輕輕推了他一把。於是,文帝仙化的美夢「成真」。夢醒後,漢文帝感慨不已,派人外去尋找,恰好碰上了戴黃帽的鄧通。結果,漢文帝對鄧通大加獎勵,還怕他錢不夠用,特地賞賜給他一座銅山,讓他自己鑄錢。於是,一時間「鄧氏錢」流布天下。
但是,大部分寵臣依靠的是各自的拿手「寵術」。大體上說來,寵臣們的「寵術」不外乎這樣幾種:才藝,男色與方術。
由於自己某方面的特長而為皇帝看重的,歷代寵臣中為數不少,漢武帝時期的李延年和北齊的和士開,就是顯著的例子。李延年早年像司馬遷一樣,遭過宮刑,但他歌喉迷人,最後做了一個皇家歌手,深受漢武帝寵愛。和士開則熟練一種叫「握槊」的古代遊戲,又談得一手好琵琶,而得到了北齊武成帝的厚愛。兩人臭味相投,互相吹捧,形影不離,「無復君臣之禮」。後來,和士開乾脆勸武成帝縱情酒色,及時享樂。結果,武成帝很快被酒色淘空了身子,當年年底就病入膏肓,一命嗚呼。後來,和士開更加膽大妄為,不僅貪權貪財還貪色,他常以為太后表演「握槊」絕技為由,淫亂後宮。
因男色為皇帝相中的也不少。西漢末年的董賢,利用自己的姿色「勾引」皇帝,「為人美麗自喜」。所以,漢哀帝對他一見鍾情,很快讓他作了黃門郎。漢哀帝常常將董賢帶在身邊,甚至寢食與共,幹起了不愛美人愛男侍的勾當。一日晚上,哀帝起床發現董賢壓住了自己的衣袖,為不打擾董賢的美夢,哀帝乾脆用刀將衣袖割斷……哀帝還打算將天下禪讓給「美男」董賢,嚇得其它大臣慌作一團,苦苦勸說。
利用方術得寵的,在古代各類寵臣中比例頗大。這些人當中除方士之外,也有原本寒窗苦學的讀書人。讀書人之所以與方術搭上關係,是由於他們看到了方術的有機可乘。因為渴望長生不老,幾乎是古代帝王的一個群體性格,從秦始皇派人出海求仙,到漢武帝「尤敬鬼神之祀」,再到明朝嘉靖皇帝的嗜愛丹藥,歷朝歷代都不乏其人。皇帝們的長生美夢,以及隨之造成的因方術而可能大富大貴的誘惑,使得不少人心動不已,甚至不顧一切。像明末的盛端明,早年是個很有名氣的讀書人,「頗負才名」,深為同時期讀書人推崇,也做過大官。後被彈劾罷官,在家裡呆了十年。十年後,他又東山再起,手段則是謊稱精通丹石長生之術,「自言通曉藥石,服之可長生」。從此,他扔下手中的經書,做起了地地道道的寵臣,「食祿不治事,供奉藥物而已」。可是,他的官做得越大,聽到的嘲笑越來越多,讀書人對他的評價也越來越糟糕,到後來書生們甚至恥於談論他早年的才學了。
其實,類似的結局何止盛端明一人?回觀歷代寵臣,他們的結局有著驚人的相似。不是遭人唾棄,就是下場悲慘,比如鄧通,擁有金山一座,但漢文帝去世後竟連飯都吃不上,寄人籬下默默死去。還有董賢的自殺、和士開的被殺等等。箇中原因,當然有寵臣本人的因素,他們作惡多端而罪有應得。更重要的是,寵臣是封建專制制度的孳生物:在專制社會裡,某人說了算是顯規則,說話「最算數最管用」的當然是皇帝。因此,讓皇帝高興無疑是終南捷徑。可惜,這種「算數」與「管用」既穩定而又隨意,皇帝們各有各的喜好,人易則寵遷。那麼,將命運賭注在皇帝個人喜好的沙灘上,寵臣們的瞬間榮衰,也就不足為怪了。
上述事實也告訴我們:其一,將偶然看成必然,其結局往往是必然的;其二,成熟制度下的民主對於我們生活有多麼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