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文畫廊:想起「魯迅之單人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1-30]

金陵客

 北大校長許智宏在學校聯歡晚會演唱《隱形的翅膀》,馬上有人說:「無聊,作秀,不就是唱了一首流行歌,有必要上綱上線大肆吹捧嗎?」知名院士鍾南山在廣州科技聯歡會跳鬥牛舞,我在火車上聽鄰座的高論,主要之點就是,一個科學家不好好去搞科研,穿什麼「鬥牛服」,跳什麼鬥牛舞,出什麼風頭!新聞主播羅京在歡樂中國行舞台上唱《千里之外》,一人分飾兩角演唱周杰倫和費玉清的段落。不料立刻引起激烈辯論,反對者認為「有些人可以娛樂,有些人絕對不可以娛樂」,因為「《新聞聯播》是嚴肅的」,所以新聞主播不該參與娛樂。等等。批評之苛刻,簡直不可思議。

 一個不喜歡唱歌跳舞的人,完全可以一輩子不唱歌不跳舞。那是您的自由。十年浩劫,再不喜歡,也不得不跟著唱語錄歌、跳忠字舞,那是因為浩劫臨頭。那個時代,您沒有選擇的自由。現在不同了,人可以自由選擇職業,當然也可以自由地選擇興趣愛好。因為職業原因,抹煞別人的這種自由,我不知道根據何在。有哪一條法律規定,大學校長不可以唱流行歌曲?只要不是在專業課上大唱流行歌曲,憑什麼罵他「無聊」?又有哪一條法律規定,知名院士不可以跳鬥牛舞?只要不是在給病人診治之際大跳鬥牛舞,憑什麼罵他「出風頭」?還有哪一條法律規定,新聞主播不可以參與娛樂?只要不是在《新聞聯播》節目進行娛樂表演,憑什麼罵他「不嚴肅」?

 由此想起魯迅一件逸事。1944年9月6日,張恨水曾在重慶《新民報》晚刊發表《魯迅之單人舞》,說當年女師大一部分學生離校後,在丁皮庫胡同上課。「一日,值校慶,師生畢集以示不弱。會後作餘興,先生任一節目。先生固不善任何遊藝,苦辭不獲,乃宣言作單人舞。郎當登台,手抱其一腿而躍,音樂不張,漫無節奏,全場為之笑不可仰。先生於笑聲中興驟豪,躍益猛,笑聲歷半小時不絕。此為當年與會學生所言,殆為先生僅有一次之狂歡,不可不記。」

 我不知道此事真實性如何。我也不知道那些認為大學校長、知名院士乃至新聞主播不應該唱歌跳舞的人,看見此文作何感想。不過,當時重慶是戰時「陪都」,聚集著許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文化人。我沒有看到有人對此進行辯正。可是,我很肯定,知道魯迅這件逸事的人恐怕不多。紀念魯迅的無數書籍編選過無數紀念魯迅的文章,我卻沒見誰看過張恨水此文。其中原因,無須贅述。一個被神化的魯迅,一切只會變得非常不近人情,又豈能容忍一個大跳單人舞之魯迅?何況「音樂不張,漫無節奏」,何況「全場為之笑不可仰」,豈不影響偶像之面目?當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殊不知「悠然見南山」的是陶潛,「猛志固常在」的同樣是陶潛。捨棄哪一面,都不是原來那個人。過去對魯迅,只求神化而不足,結果弄得終年橫眉冷對,讓人無以親近。這哪裡是魯迅?不過是一面泥塑木雕的神像罷了。現在有人視魯迅為「和諧」之障礙,必欲打倒而後快,其實也還是這種神化的後遺症。

 那些認為大學校長、知名院士乃至新聞主播不應該唱歌跳舞的人,潛意識中,是並不把大學校長、知名院士乃至新聞主播這些人當作人來看待的。在其潛意識中,這些人應該面無表情,正襟危坐,整日作大學校長、知名院士乃至新聞主播狀。一旦這些人和普通人一樣吃飯睡覺,他們都會大吃一驚的。在神靈面前磕頭磕多了,把廟裡僧人都當菩薩看,只能怪自己看走眼,卻不該責備別人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