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春消費市道暢旺,商場旺丁又旺財,部分商場日均人流較去年升百分之十五,營業額急升2成。食肆處處爆滿,年十五前的午市、晚市被預訂一空,新春餐飲營業額料破七十億。鼠年賀歲馬入場人數超過八萬六千人,全日總投注額高達十一億元,較去年上升百分之十一,是九八年以來首次錄得雙位數升幅。
新春市道「開門紅」,一方面反映去年經濟發展理想,就業人數創新高,各行各業普遍加薪,加上市民在股市和樓市有所斬獲,因此帶動消費大旺;另一方面反映市民對本港今年的經濟前景仍然充滿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新春市道暢旺,後市卻有隱憂。本港經濟雖然今年整體向好,但由於全球經濟存在許多不明朗因素,加上通脹飆升,本港經濟今年面臨嚴峻挑戰,因此新春市道「開門紅」,不等於全年消費市道暢旺。當局宜未雨綢繆,採取措施推動經濟發展,維持物價穩定,保持市民的生活質素和消費能力。
消費市道往往是經濟發展的滯後指標,因為市民先有收入增加,才能放心消費。今年新春消費暢旺,主要是去年經濟好景的反映。但花無百日紅,經濟發展有周期。與去年相比,美國房地產泡沫和信貸泡沫同時破裂,使美國經濟衰退危機加深,令香港面對二○○三年復甦以來最不明朗的外圍經濟環境。同時,本港通脹迅速上升,亦影響市民的消費意慾。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人認為,食品的加價幅度最不合理,其次是交通費和電費;五成人表示,會減少消費。美國需求疲軟和本港內部消費減少,必然拖慢本港經濟發展。
當然,新春市道暢旺,亦反映市民對經濟前景仍然充滿信心。特區政府宜加快十大基建項目上馬,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同時,應利用內地雪災後重建和北京奧運帶來的商機,為市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文匯社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