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藺廣凱、胡進 通訊員賴南坡、蔡明清、黃媛
沒有戰火,只是一場持續近月的紛揚雪花,卻輕易令鬱鬱蔥蔥的森林成片倒塌,將粗如水桶的百年老樹連根拔起,讓大量動物、鳥類倒斃荒野。今個冬天的罕見雪災,除了讓太多人的新年過得格外艱難,對整個中國的自然生態來說,同樣是一場生死考驗。在素有「物種寶庫」之稱的廣東韶關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的恢復至少需要30-40年時間。
春節前,一場80年一遇的雨雪及低溫冰凍天氣襲擊粵北地區,造成山區林業大面積受災。據統計,目前僅南嶺保護區就有95%的林木被毀,整個南嶺經濟損失超過30億元。
毛竹爆裂 似放煙花
「它是溫帶動植物最南端的最後避難所,也是熱帶亞熱帶動植物的基因寶庫」,在專家眼裡,南嶺珍貴無比;在普通市民眼裡,南嶺同樣為珠三角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一片陰涼。
然而,一場雪災,卻似乎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南嶺群山的面貌:在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保護區,整個山頭的杉木林被削成一根根「電線桿」,國家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三尖杉也未能幸免於難;乳陽大頂山一帶的群山,居然一片斷樹殘枝,大樹像牙籤般一根根插滿了整個山頭;在仁化一帶,部分山頭完全被剃成了光頭……
南嶺保護區居民說,以前滿山皆碧的毛竹,在過年前後那幾天,昔日圓實的竹筒裂成一片一片,發出放煙花時的卿啪爆裂聲。而在天井山林場,一根細如牙籤的樹枝,竟然掛著手臂粗的冰掛。
水鹿外逃 狐狸餓斃
樹木的破壞是可以見到的損失,但是南嶺更多的損失也許是人們看不見的。專家透露,雪災中凍死的動物無法統計,人類見到的動物屍體只是其中一部分。他們前幾日進山查看林木的時候,一路上發現有「廣東省鳥」白鷴、環頸雉等珍稀鳥類的屍體,以及水鹿、黃麂、蘇門羚等珍稀野生動物下山覓食的蹤跡。
在韶關仁化地區,又飢又凍的深山水鹿為了覓食求生,不得不逃出空空如也的深山老林,白面狸、狐狸、白鷴等一些深山鳥獸,在逃出冰雪封凍的大山途中,最終餓斃郊野。
原來三步一鳥聲,五步一麻雀飛的優美景色早已不見,在乳陽林場一個來回,總共3個多鐘頭,就只見到一隻飛鳥,聽到一次鳥聲,死一般的寂靜是乳陽林場的真實寫照。
江西 6成毛竹開裂 林農流淚不止
【本報駐江西記者李清平、邵猷芬南昌21日電】受雪災影響,江西林業損失巨大,特別是毛竹、杉木、濕地松、馬尾松、油茶等經濟效益好的林木最為嚴重。
據悉,江西80%以上的毛竹林場已落實到農戶個人經營,而這次災害中被毀最嚴重的又恰恰是這些林子。在銅鼓縣,60%的毛竹全部倒在地上開裂,老百姓看到流淚不止。毛竹根根是「金條」,每根可以賣到15元左右,毛竹林受災後,基本失去了它應有的經濟價值。若要恢復,至少需要5年時間。
此外,「金娃娃」、「搖錢樹」濕地松之前每畝林子的流轉價達到700元以上,如今要恢復,也需要10年以上時間。闊葉樹恢復需要的時間就更長。據預測,今年江西茶油將減產3.9萬噸,松脂減產12.96萬噸。
湖北 萬畝柑橘絕收 良種減產三成
【本報駐武漢記者馬湲湲21日電】連續十幾日大雪,湖北丹江庫區、富水庫區、三峽庫區等退耕還林區,75%以上的柑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凍害。其中,當陽市23.5萬畝柑橘全部遭受毀滅性凍害。此外,全省竹林受災面積達388.3萬畝,佔該省竹林總面積的近80%。凍害損毀新造幼林213.1萬畝,佔該省新造幼林的81.9%。預計開春氣溫回升後,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將下降至50%左右。
同時,雪災還損毀該省各類育苗大棚36,792平方米,60處良種基地、25處採種基地的林木種子產量平均將減產30%以上。
湖南 雪封林中城 樹幹皆「冰瘤」
【本報駐湖南記者姚進、李程長沙21日電】湖南是中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份之一,在受災最嚴重的「林中之城」郴州,目前已有1,300萬畝森林受損,其中近670萬畝幾乎完全被毀,直接經濟損失56.35億元。據國家林業局冰雪災害考察組的初步預計,雪災將導致郴州森林生態系統至少倒退20年,局部地區需要30-50年才能恢復。
在京珠高速郴州路段,公路兩側隨處可見大面積折斷、倒伏的樹木,有的山坡更是完全變成了白雪覆蓋的禿山。那些挺住風雪佇立的樹也完全被厚厚冰層包裹,樹幹上結出了密密麻麻、橙子般大小的「冰瘤」,甚至連柳樹都被凍得凝固。
郴州市林業局謝植平主任表示,郴州許多地區的林木仍處於冰凍狀態,如不及時採取措施保護,情況還有惡化的可能。目前,林業部門已制定了救災補損方案,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並保證春季造林工作的順利進行。
貴州 雪鎖草海 國寶黑頸鶴險斷食
【本報駐貴州記者李曉寧貴陽21日電】1月12日以來,貴州遭遇50年來最嚴重的雪凝災害天氣,致使威寧縣草海自然保護區約10萬隻鳥禽覓食面臨嚴重威脅,尤其是1,194隻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頸鶴覓食困難。
黑頸鶴是世界上15種鶴中最晚被發現的一種,也是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鶴類,全球僅存7,000餘隻。由於每年來草海越冬的黑頸鶴達1,000隻以上,就數量和種群集中程度來說,草海是迄今所知黑頸鶴自然種群密度最大的棲息地。
為緩解黑頸鶴食物短缺的狀況,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採取臨時緊急措施,以人工投食方式,每天在5個黑頸鶴夜宿地及其他鳥禽夜宿地投放玉米等食物,令牠們絕境逢生。
各地生態損失一覽
省份 林場受損面積 經濟損失
江西 5,367萬畝 156.2億元
湖南 4,721萬畝 79億元
湖北 2,310萬畝 23.7億元
廣東 1,124.4萬畝 66.48億元
合計:19個省份受損森林面積達2.79億畝,直接經濟損失573億元。
周六雨雪重臨 阻災後重建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江鑫嫻21日電】國家氣象局預計,中國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地區西部和南部、東北南部、黃淮及南方地區23-26日,將出現一次較大範圍的陰雨雪天氣過程,將對春運和南方災後重建工作帶來不便。
預計2008年全年,中國將呈現旱重於澇的趨勢。春夏兩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偏高,東部地區以少雨乾旱為主,尤其是淮河以北地區最為嚴重,大興安嶺森林火險等級偏高;夏季旱重於澇,長江下游至江南北部可能出現高溫乾旱,熱浪比常年同期偏強,颱風活躍。
此外,根據最新的1月份全球氣溫變化圖,全球變暖的形勢並未因中國等局部地區的氣溫異常偏低而改變。
山林毀損 或礙廣州取水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藺廣凱、胡進21日電】「南嶺這樣的結果,會造成每年減少千萬經濟收入」,廣東省自然保護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廖廣社說。大片山林受到雪災毀損,目前看似問題不大,但因林木再生需要20年,這意味著,未來20-30年裡,嚴重的水土流失、森林火災、病蟲害等隱患將接踵而至。
危害1:水土流失
現在的生態吸水、蓄水都要靠林木。而南嶺恰好位於韶關與湖南交界,是北江的源頭,林木毀了,將影響韶關與廣州的取水。在乳陽管理站等地方,居民大多靠小水電站自行供電。現在蓄不了水,就發不了電,當地生活用水用電都將成問題。一旦大雨,還會造成山洪傾洩。
危害2:乾柴烈火
粵北是廣東的天然屏障,許多山林沒有了樹冠,將使森林涵養水源、保護水土方面的功能大大降低,也可能會帶來水土流失災害。
此外,由於地表土壤層失去了樹冠層的庇護,土壤濕度降低,大量枯枝落葉堆積地表,陽光出來就會使風乾落葉,容易引發森林火災。尤其是到6、7月份打雷,只要有一個自燃點,就會幹柴烈火,漫山遍野無法收拾。
危害3:病蟲繁殖
此外,災區內大量倒木、斷枝、森林枯死物的存在,將為白蟻、蛀幹害蟲等提供良好的繁殖環境,倖存森林植物將因冰凍影響而生長不盛,也為森林病蟲害的可能暴發提供了有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