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2月2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學好中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2-29]

潘國森

 朋友的子女在念初中,感到小孩的英文比中文好多了,問我有甚麼辦法學好中文。家長與學生都沒有重英輕中,此事可以討論一下。

 這問題其實有兩個層次。第一是學業成績,短線就是學校平時考試測驗的分數,長線則是日後公開考試的級別,甚至再遠一點上了大學之後的學習。第二是實際運用語文的能力,這當然與學業成績有一定的正性關係(positively co-related),但亦並非絕對。成績好、學歷高而不能「實戰」的新世紀「書獃子」大有人在,此時此地,叫作「高分低能」。話說一位離開職場十多年做家庭主婦的前銀行從業員從移民地回流,重操故業,莫說沒有脫節,簡直成為年輕同事的救星。某日銀行來了個講英語的客人,兩位本地大學畢業的年青人不知怎樣應對,全仗沒有上過大學的老大姐才能打發這個「麻煩」的客人。

 先前有教育當局的高官大唱「求學不是求分數」的高調,未免言不由衷。實情是許多政策仍然硬板一塊的與科目分數掛鉤,只是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中小學生本人對自己各階段學業的實際情況不很清楚,總分不知,個別分項也不知。分數既然吃緊,也難怪師生和家長給牽著鼻子走。

 考試成績這方面實在不敢置喙,因為完全不知校方的要求和側重點,甚至學校和老師也未必摸得透教育局和考評局的要求,更甚者教育局和考評局有時還各自為政,令老師、學生和家長無所適從。例如二零零七年中學會考中文科的粵語讀音標準,教育局教的是一套,考評局評的又是另一套。不是我滑頭,因為教育和考評的準則透明度極低,再加上經過歷年來公開試的改變,已經有點脫節,實在無法對證下藥。只可以談談提升語文運用能力的意見。

 若在幾十年前,這事還不簡單?多讀經典名著如《唐詩三百首》、《古文評註》便是,最好背得爛熟,我們父祖輩就是這樣下苦功。到了我年輕的時代,老師已不敢怎樣逼學生背書,讀《金庸小說》是首選。但是今天小孩普遍專注力不夠、基礎又薄弱,這些「大部頭」可能一下子便把他們嚇怕。語文者,可以理解為語言文字的簡稱。語言重在聽和講,即接收和發放聲音信息。文字重在讀和寫,則以圖像信息為主,聲音為輔。綜合各點,想到比較好的方法是要小朋友學唱歌,五六十代、或七十年代填詞比較像樣的國粵語時代曲最佳。例如邵氏許多經典電影的主題曲和插曲,以及一些電視劇的粵語主題曲。

 要會唱先得多聽,即先訓練聆聽;然後一句句跟著唱,等於練朗誦;曲詞唱熟,可以出口成文,也可以援引入文。一舉數得,值得一試。況且現在年青人很少不花時間聽流行曲,聽五音不全、言不及義的爛歌,倒不如由家長介紹一下自己年輕時流行的金曲。

 這樣野叟獻曝,算是給家長的新年禮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