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青島啤酒節
文:殷江宏、劉翠梅
從青島啤酒一名普通的洗瓶工,到「西北啤酒王」,再到今天的青啤公司總裁、「2007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在許多人眼中,金志國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對此,金志國卻只輕描淡寫:「30多年來我只幹了一件事,就是做啤酒。」在他眼中,青島啤酒一百多年來亦只做了一件事——釀啤酒。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金志國的性格和青島啤酒的品牌特質非常吻合,那就是專注。不過,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專注地做了這麼久,能不成功麼?!
金志國被業界稱為「最懂啤酒的人」,是一個大手筆運作市場的經理人。金志國的經歷,最為傳奇的是在西安。1996年,金志國受命擔任青島啤酒西安有限公司總經理。當時,陝西由另外兩家啤酒廠商一統天下,其中一家企業的老總甚至宣稱:「要用半年時間把老金打回老家去!」不想,這句話極大的燃燒了金志國的鬥志。
在西安期間,金志國跑遍了陝西省的每個縣,甚至幾乎走過縣下面的每一個鄉鎮。他還經常親自到夜市攤點與消費者「套近乎」,吃烤肉吃得「嘴都爛了」。經過調查,金志國發現青啤生產的漢斯啤酒當時不受歡迎的原因是口味較苦。不久,新型的符合陝西人口味又彌補了競爭對手的缺點、不苦不酸也不沉澱的新漢斯啤酒便推向了市場。同時,他們還在工廠裡專設冷凍庫,啤酒先冰凍再送到銷售點。市場一下子就打開了。一年後,青啤西安公司產量翻了一番還多,扭虧為贏,四年後,青啤西安公司年利潤增加到7,000萬元。金志國一戰成名,被譽為「西北啤酒王」。
整合青啤 提升品牌
2001年,金志國從總經理助理被直接提拔為公司總裁,上任之後,即進行戰略調整,把青啤從「擴張」 階段帶入為期5年的「整合」階段。對此,金志國曾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將青啤1993年的股改比喻為「脫胎」,那麼2001年的內部整合、從製造企業向品牌企業轉型即為「換骨」,而「經歷了『脫胎換骨』後的青島啤酒,已從一個100多歲的老企業變成了新生力量。」
2006年,金志國認為整合後的青啤在管理、運營、營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提升,適時提出進入「整合與擴張並舉」的發展階段。為了配合「整合與擴張並舉」戰略,2007年,青島啤酒深化組織變革,打造「結構一體化、資源集約化、分工專業化、執行一致性」的組織體系,新一輪的「轉型」正式開始。與此同時,金志國引領著青島啤酒在體制、品牌以及組織等多個層面上進行著持續不斷的創新。此外,青島啤酒選址泰國,在海外建設第一家工廠,這是中國啤酒行業國際化的第一次重要突破,也標誌著青島啤酒加快了「江輪入海」的步伐。
2007年,根據世界品牌實驗室權威評估,青島啤酒品牌價值高達258.27億元,遙遙領先於其他中國啤酒品牌——在品牌意義的中國製造中,青啤無疑是一個標桿。
榮膺十大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08年1月30日,中國經濟界最具份量和影響力的獎項——「2007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隆重揭曉,金志國作為 「中國製造」最具全球影響力的代表人物,成功榮膺該項大獎。
作為最能體現中國經濟各個階段經濟風向的評選活動,「2007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評選關鍵詞為「推動力」、「責任」、「創新」,並以此為標準尋找2007年中國製造的領軍式人物,彰顯著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能力和實力。評委們認為,金志國自2001年上任以來,一直通過「創新力」和「責任感」來持續不斷地引領著青島啤酒這家百年企業和品牌的成長和發展,而且已經形成了對整個啤酒行業的推動力量。
在金志國的帶領下,青島啤酒不僅在戰略轉型的策略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並已經成為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代表和創新的領先者。而金志國所提出的「第四層競爭論」、「與國際公司競合論」、「『1+3』的品牌戰略」、「三位一體的營銷模式」、「奧運強國論」等思想體系,已經開始成為中國經濟界的新風向標,並紛紛為許多企業所效仿和學習。
「很顯然,金志國已經開始成為繼柳傳志、張瑞敏等第一代企業家領袖之後的中國經濟界的又一商業思想家。」一位經濟評論家如此表示。
數字顯示,在金志國的帶領下,青啤的銷量由2001年的251萬千升增加到2007年的528萬千升,同比增長110%,銷售收入由2001年的52.7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116.8億元,同比增長122%;利潤總額從2001年的1.8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6.1億元,同比增長239%;品牌價值從2001年的67.1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258.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5%,繼續呈現利潤增幅高於銷售收入增幅、銷售收入增幅高於銷量增幅的良好發展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