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兩會報道組北京10日電】在遼寧省代表團名冊中,已經連續16年寫幵「農民代表王守彬」的大名。快人快語的王守彬(見圖)開門見山就提出他一直關心的話題:發展民營經濟和新農村建設。
26歲就當上小隊長的王守彬告訴記者,七八十年代他耕地曾創下了不少單產紀錄,但是「我把地都種出花了,也沒能讓我的父老鄉親富起來。第二產業才是民族經濟的脊樑」。他力促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發展中小企業。關於環保話題,王守彬也是語出驚人:美國人排放幾百年了,我們才發展幾年!怎麼能把帳都算到我們頭上?他認為,快速發展帶來的資源、能源短缺,排放增加,是一個必然的過程。關鍵是我們將持之以恆地積極做好節能減排工作。
新農村要培育新農民
王守彬認為,新農村建設是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在他看來,建設新農村,必須先培育新農民。「新農民」不僅口袋要富,腦袋也得「富」起來。他主張要加強對農民的教育。
王守彬激動地告訴記者,去年底,他獲選成為他所在的營口市青花峪村的村委會主任。他任董事長的青花集團在2007年成為遼寧民營企業中排位第四的納稅大戶。這些,都讓王守彬覺得自己「越老越值錢」。作為村長的他,最擔心的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虎頭蛇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