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四屆元老王守彬:富農先「富」腦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1]
放大圖片

 【本報兩會報道組北京10日電】在遼寧省代表團名冊中,已經連續16年寫幵「農民代表王守彬」的大名。快人快語的王守彬(見圖)開門見山就提出他一直關心的話題:發展民營經濟和新農村建設。

 26歲就當上小隊長的王守彬告訴記者,七八十年代他耕地曾創下了不少單產紀錄,但是「我把地都種出花了,也沒能讓我的父老鄉親富起來。第二產業才是民族經濟的脊樑」。他力促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發展中小企業。關於環保話題,王守彬也是語出驚人:美國人排放幾百年了,我們才發展幾年!怎麼能把帳都算到我們頭上?他認為,快速發展帶來的資源、能源短缺,排放增加,是一個必然的過程。關鍵是我們將持之以恆地積極做好節能減排工作。

新農村要培育新農民

 王守彬認為,新農村建設是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在他看來,建設新農村,必須先培育新農民。「新農民」不僅口袋要富,腦袋也得「富」起來。他主張要加強對農民的教育。

 王守彬激動地告訴記者,去年底,他獲選成為他所在的營口市青花峪村的村委會主任。他任董事長的青花集團在2007年成為遼寧民營企業中排位第四的納稅大戶。這些,都讓王守彬覺得自己「越老越值錢」。作為村長的他,最擔心的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虎頭蛇尾。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