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昆明市委書記仇和 爭議不阻鐵腕 溫情只留民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1]
放大圖片

 ■春節前,仇和與昆明離休幹部親切話家常。 楊海冬 攝

本報駐雲南記者原曉暉

 去年年末,素有「鐵腕官員」、「最富爭議市委書記」之稱的仇和,從膏腴之地的江蘇赴滇就任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卻絲毫未有「水土不服」的跡象,甫一到任便雷厲風行投入工作。短短一個月間,足跡幾乎踏遍整個昆明,治昆思路也在其施政言行中漸漸明朗。1月17日,在上任僅20天的仇和主導下,昆明市成立了城鄉建設、滇池治理、工業突破三個指揮部和城中村改造領導小組,仇和親任三部一組「政委」,目標直指困擾昆明發展的幾大難題。仇和用「政委」這一軍事色彩濃厚的稱謂明白宣示,昆明的城市「攻堅戰」已正式打響。

 去年12月28日,仇和在昆明幹部大會上首次亮相,即讓市民感受到一股新風。他的就職演講中,絕少官場客套,而是用一句「八無」感言,道破他的率直與果敢。他直言,「我到昆明工作,人地兩疏,與大家無親無故;從未共事過,與大家無恩無怨;隻身一人,無牽無掛;所以工作一定能無私無畏。」

 更讓廣大昆明人感動的是,仇和在結束演講時表示,「從現在開始,我願做一名合格的縴夫,與昆明各族人民一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拉動昆明市這艘『巨輪』快速平穩前行。」

治滇池必須先治官

 著名詩人于堅說:「沒有滇池,昆明就是個平庸的毫無特色的地方。」仇和上任後在滇池治理上會有何舉措,牽動著昆明人的神經,也考驗著仇和的智慧。

 對大型湖泊治理,仇和並不陌生。任職江蘇省副省長期間,仇和曾領導太湖治污工作,並取得不俗成績。此前已有評論指出,仇和上任或有助破除滇池保護與治理上的體制積弊。

 2008年元旦,仇和放棄休假來到昆明市環保局調研,提出了「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新觀念。

 1月5日,仇和到建設中的第七污水處理廠了解情況,當聽聞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等級要到2012年才能提升到一級A標準時,仇和說:「不行,怎麼要那麼久?一定要在『十一五』期間完成。」

 1月17日,滇池流域水環境治理指揮部成立。仇和宣佈,在太湖治污中行之有效的「河長制」將被引入滇池治理,入湖河道流經區域的黨政一把手要對轄區水質和截污目標負總責。

 江蘇省環保廳一位官員曾說,仇和在環境保護上能夠做到超前、創新,「用很多措施把責任落實到人」。仇和上任後在滇池治理上的言行,印證了這位官員的說法。

關注百姓幸福指數

 仇和一貫關注民生,這也是他在江蘇任職期間雖在政界有爭議,卻深得百姓愛戴的原因。昆明履新後,市民普遍關注的交通擁堵和城中村密集等問題自然成為仇和的工作重點。

 去年12月30日,仇和到昆明市公交公司調研,要求昆明各部門要高度關注民生,重視城市軟環境建設,努力提高春城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對昆明近年來愈演愈烈的交通擁堵問題,普通市民或許只看到了由此帶來的出行不便,仇和卻看得更加深遠。1月14日,他在與企業家座談時說:「交通擁堵所造成的危害遠遠大於影響市民出行,還會影響到城市運作、運行效率和城市的競爭力。」

 「公交優先」、「私密空間讓位於公共空間」、「改造城市交通微循環」等專業術語不時在仇和的講話中閃現,「今年要開工輕軌」、「明後年爭取開工地鐵」等利好消息不斷從仇和言語中傳出,昆明人真切地看到了交通解堵的希望。

強推「城中村」改造

 在市民同樣反應強烈的「城中村」問題上,仇和再次展示了他的敢言和強硬。到昆沒幾天,仇和便觀察到了昆明的城中村現象。仇和說,一個省會城市中有將近300個城中村,居住著90萬人口,城中村的建築大多是「握手樓」、「接吻樓」,結構簡單不抗震,「一旦有地震就是一個墳場,一旦有火災就是一個火葬場。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仇和當即指示,從現在起,農村無序建設必須全部停止,土地證、房產證、產權證這「三證」一律停發,誰發誰負責,誰發就追究誰。

 在1月28日召開的昆明市委全會上,仇和稱昆明將實施城中村五年重建工程,「希望有眼光的企業家積極踴躍地參與昆明城中村的改造與重建」。

◎ 1957年1月出生:江蘇濱海人,大學學歷,1982年1月參加工作

◎ 1996年7月起:任宿遷市籌建領導小組成員、宿遷市委常委、副市長、沭陽縣委書記

◎ 2000年12月:任宿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

◎ 2001年2月:任宿遷市委副書記、市長

◎ 2001年8月:任宿遷市委書記

◎ 2006年1月:任江蘇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

◎ 2007年12月:任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