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海帶大王林哲龍 敢拚闖出海帶王國 領官塢成魅力鄉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2]
放大圖片

 ■林哲龍(右)向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介紹官塢海帶發展情況。

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林蓉、陳卓棟 實習記者:朱莉莎

 林哲龍經營著全國最大的海帶產業基地,官塢村80%農戶在5千畝海帶田上從事著相關產業,過著人均純收入近2萬元的富裕生活。然而很少人知道,24年前,官塢村村民還靠種地瓜砍毛草度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在林哲龍的帶領下,2006年連江官塢村不僅富甲一方,還以得票數第一榮獲「全國十佳魅力鄉村」之首。官塢的滄桑巨變只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一個小小縮影。林哲龍,這位國內最基層組織的黨支部書記,以他愛拚敢闖的堅毅性格和造福一方的樸素理念大寫了中國農民的不屈命運。

 林哲龍赴京前夕,記者慕名來到官塢村採訪。「這是我們村的海帶養殖區,加上承包周邊12個村的養殖區,總共有5,000多畝海帶田。這裡面撈出的財政收入每年有620萬元……」林哲龍指著被繩網隔成幾百個方格的海域介紹。

海帶田年收六百萬

 1980年,剛從部隊退役的林哲龍帶著村中6個年輕人首先搞起了海帶養殖。「老闆就是一個鐵人,幾乎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下屬這樣評價林哲龍。

 90年代中期,官塢海洋開發有限公司已經有了500、600畝的海帶田,由於機械化生產水平跟不上,要靠人手去撈海帶。「全村上下都出動了,加上外來的勞工,人數還是不夠。」當時林哲龍與漁民一起划船下海,用木棒把海帶逐條擼起,拖到岸邊,然後再用籮筐背到山上曬場攤開曬乾。「連續兩個多月,每天都要起早摸黑地幹!」林哲龍當過10年兵,看起來格外健壯。但「苦力」般的工作也讓他全身腰酸腿痛。

 目前,官塢海洋開發有限公司已有近4,000萬元固定資產,設在官塢村口的公司廠區有6、7個大廠房,「主要用於鹽漬海帶加工和海帶育苗。」林哲龍介紹,去年這兩項產業生產總值1億。「別看公司現在這麼好,如果沒有『包機運苗』,公司95年能不能成立還是問題。」採訪中一位員工的話引出了成功背後的一個故事。

包機運苗產量轉升

 原來1994年冬,氣候異常導致漁民剛投下的海帶苗爛了一大半,不及時買苗補投的話全村將面臨失收。由於海帶苗成活期只有一天,海帶苗產地山東榮城距官塢足有2,000公里,時任黨支部書記的林哲龍遂作出大膽的決定:村裡拿出16萬元包下一架飛機運苗!但窮怕了的漁民都反對拿血汗錢來冒險,一時間林哲龍承受著巨大壓力。

 林哲龍理解漁民們的擔憂,但他仍「一意孤行」闖險路,「沒做過怎麼知道不行呢,只要有希望都要試一試。」事實證明,他闖對了,由於補苗及時,海帶產量不降反升,漁民的投資也保住了。1年後,以林哲龍為董事長的官塢海洋開發公司成立,漁民紛紛入股,用這種方式對林哲龍投下了信任票。

 到去年,官塢海洋開發有限公司已擁有800多艘機動船,20多台吊車,150輛裝運車,實現了機械化生產。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