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十七大」新思路 兩會看神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出版業巨艦揚帆藍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3]
放大圖片

——高等教育出版社(集團)國際化戰略跟蹤報道

 做編輯出版的多是文化人,文化人喜歡讀書,重視學習,崇尚雅趣。高教社(集團)職工藝術大賽上的水墨丹青、每年一度的社內「春晚」和每次「行動學習」都會下發的各種管理學讀本,讓筆者感覺是在高校中漫步,在藝林中穿行,在學府中研讀。儒商的高教社(集團)看似編輯室般安靜、平緩,彷彿涓涓細流,但匯入藍海時的驚濤駭浪,絕不乏雷霆萬鈞的氣勢。文:本報北京新聞中心提供

水激情難抑,平地起浪,不安於現狀

 中國最大的單體出版社;

 中國出版社綜合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一;

 在中國高等教育教材市場的佔有率約為四分之一,職業教育約三分之一;

 2006年國內唯一進入世界45強的出版機構;

 ……

 對於業績,高教人始終居安思危,對於激烈而殘酷的市場競爭保持著清醒的認識。他們正著力制定自己的「藍海戰略」。為了更好地引導各業務部門加快國際化戰略實施進程,高教社(集團)舉辦了由全社管理人員參加的國際化專題行動學習,此次學習的主題是「解放思想,聚焦目標,加快高教社(集團)國際化步伐」。行動學習分為三個單元:開闊視野、解放思想;研討現狀、建立信心;聚焦目標、加快步伐。學習採取專家主題報告、業務單位引導發言和分組討論相結合的方式,全體人員圍繞「如何加快高教社(集團)國際化步伐」的主題,提高認識、頭腦激盪、思路碰撞、取得共識,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行動方案。一位與會者在接受採訪時說,「發展的必然需求拉動了國際化,而不是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我們已經成為全球教育出版產業鏈上的一部分,國際化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第二次創業。」

 高教社(集團)出台了一系列促進國際化的方針政策。2007年,高教社(集團)正式成為「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小組成員,將國際化與資源整合、品牌建設、企業生存發展的長期戰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加速推動國際化戰略,高教社(集團)還頒布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實施及獎勵辦法》,且已完成了首批產品(選題)徵集及獎勵工作。這一計劃採用滾動式徵集吸納的方式,對有國際化潛力及已經國際化的產品在書號、選題申報、人員配備、資金獎勵等環節給予扶持,極大地調動了各業務單位的積極性。

水遇圓則圓,遇方則方,生機無限

 2005年成立國際漢語中心時,漢語輸出對於高教社(集團)來說還僅僅是個設想,畢竟競爭對手大都是業內幾十年豐富經驗的「老手」,主管國際合作的劉援副社長回憶說,那時轉著地球儀,冥思苦想國際漢語的出路。喜歡讀書的高教社(集團)領導層一邊學習華為和海爾的經驗,一邊努力斟酌著自己的道路。沒有像任正非那樣讓華為多點開花似地走遍世界,也不像張瑞敏那樣將海爾孤注一擲地鎖定在美國高端市場,高教社(集團)的國際漢語突破性地選擇了人文條件更為寬鬆、更具操作性的泰國市場,以「做受當地歡迎的出版企業」為宗旨,十餘次大汗淋漓、夙興夜寐的泰國市場調研,換來了泰國教育當局和泰國教育界師生的認可,《體驗漢語》被選定為泰國中小學教材,這是中國編寫的對外漢語教材首次成建制地進入國外國民教育體系。據泰國教育部基教委統計,2007年超過15萬泰國中小學生使用這套全新的漢語教材。這個被中國教育部稱作「泰國模式」的輸出項目並沒有拘泥於紙質教材,而是提供包括教學掛圖、詞語卡片、配套音像製品、多媒體互動學習系統、教學資源網站、信息反饋和教師培訓在內的整體教學解決方案。高教社(集團)國際漢語發展的兩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走完了一般出版社或教育單位二十年的歷程。

 在國際漢語出版中心被評為高教社(集團)版權輸出先進單位的頒獎儀式上,擔任其主要負責人之一的徐群森不無感慨地表示「部門的兄弟姐妹們這兩年拚得很苦」,筆者後來了解到,他們在這個享譽世界的旅遊勝地幾乎沒有休閒的空隙,泰國教育界的客戶看在眼裡,用「professional(職業的、敬業的)」來形容高教社(集團)的服務。在泰國市場初見成效的同時,高教社(集團)的對外漢語出版物以15種國家語言行銷世界20多個國家,《體驗漢語.生活篇》的德語版和西班牙語版分別是德、西兩國發行量最大的短期漢語教材之一;《中國文化常識》、《中國地理常識》和《中國歷史常識》行銷世界各地;《綜合漢語系列教材》則成為哈佛大學採用的唯一的核心漢語教程。同時,《體驗漢語》大型人機交互學習系統在泰國、日本以及很多英語國家開始試用。

 在一系列國際化的舉措中,高教社(集團)創造性地提出了「雙向本土化」的觀點和原則。一方面做到「人中有我」,即對引進教材做必要的修改和更新,使教材內容適應國內市場的要求,主打高教社(集團)的產品品牌。比如,對引進的聖智(CengageLearning)的英文詞典實施中文化改造,並入「體驗英語」系列,獲得了國內市場的認可,聖智學習公司主動要求與高教社(集團)合作出版,作為其指定的中文版向全球發售。另一方面,做到「我中有人」,即將高教社(集團)自主研發內容在輸出地實現當地「本土化」,「體驗漢語」在泰國的成功,正是針對泰國漢語教育的現狀和特點,遵循本地化定制的編寫原則和「體驗式」教學的設計理念,為泰國基礎階段的漢語教學提供了立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水不斷遷移,不斷轉化,勇往直前

 「想常人之不敢想,做常人之不敢做」——這是高教社(集團)劉援副社長最愛說的一句話。商場雖非戰場,但同樣需要決斷和無畏的氣質,正是多年摔打出來的這支具有軍人氣質的團隊,給高教社(集團)的國際市場戰略加入了不同以往的勇猛和堅韌。

 2004年創辦《中國外語》雜誌時,正趕上全國整頓期刊市場期間,社領導克服種種困難,通過各種渠道,終於完成了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經過三年的策劃和苦心經營,《中國外語》雜誌取得了國外直接訂閱量第二、語言類雜誌影響因子名列前茅的好成績,破格入選全國核心期刊(CSSCI)的行列,在全國22種語言類核心期刊中排名第八,用短短的三年時間走完了很多出版社幾十年的發展道路。

 高教社(集團)旗下的中國教學儀器設備總公司(中教儀)的國際化發展之路也充滿了困難與挑戰。在1998年以前,中教儀一方面陷入國內出口廠商的低價衝擊,業務人才短缺,自身的出口產品檔次不高;另一方面,出口信息不暢,國際市場品牌認知度低。在危機面前,中教儀管理層改組了外貿機構,設立獨立的出口部,加強了專項人才的配置。同時把提高產品質量、品牌建設提高到了公司層面,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仍然加大投入,堅持通過教學儀器博覽會等國際渠道與當地及周邊市場直接溝通,獲得了海外客戶的信任,爭取到了大量訂單。從1998年37萬美元的出口收入,到2007年的1 600萬美元,不斷創造歷史。

 高教社(集團)學術出版領域的國際化工作也頗有成效。目前,高教社(集團)已建立了一支由眾多國際知名學者組成的海外華人作者隊伍。多年積累的信任與默契,使得高教社(集團)獲得了這些華人學者的眾多經典著作出版權。此類學術著作一般在作者撰稿階段即能吸引多家國際知名學術出版商的關注,往往尚在編輯加工過程中版權就已售出,形成了高教社(集團)國際化工作中較為穩定持久的優質資源。2007年高教社(集團)與德國施普林格公司(Springer)合作的Frontiers in China 涉及科技、理工、文科、教育等專業的24種全英文系列數字期刊的全文下載總量比2006年顯著提高,其中2007年5月,生物學卷單月下載量接近萬次,達到9 415次。

水所到之處,化育萬物,

生成萬物,不可或缺

 在2008年1月22日高教社(集團)海外合作工作小組2007年度總結表彰會上,筆者注意到,劉志鵬社長語出驚人:「把我社建設成國際教育資源集成集團,要用世界上最好的資源為世界服務。」顯然,與三年前相比,高教社(集團)的目標已經不再局限於「走出去」,而是把高教社(集團)作為全球產業鏈的有機組成部分,實現產銷一體化、國際化,融入國際規則和運作模式之中。「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兼容並蓄,這是曾被西方人演繹成全球化的「天下大同」,如今又回到了中國人自己的字典中。

 當今的出版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編輯和發行教材了,而是融研發、集成、服務為一體的行業,比如高教社(集團)目前已經創辦或合辦了中國教育多個領域的研發中心,同時還在籌建博士後流動站。作為世界產業鏈上的一部分,高教社(集團)將努力為教育服務,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教育資源,輸出國內最閃光的文化精髓,集成世界教育的精華服務於世界。高教社(集團)研發的「體驗漢語」、「體驗英語」、「英語口語考試系統」等多項產品獲雙軟認證,其中「體驗漢語學習系統」已走向海外市場。彷彿當年IBM從硬件向軟件服務的轉型一樣,高教社(集團)已經在全方位地貫徹整體解決方案的思想。

 水匯成溪流,融為江河,奔騰不息,蜿蜒前行,最終還要流入大海,擁抱那浩瀚的蔚藍色。於是,水在這奔流縱橫、馳騁閶闔中不斷凝聚、延展、滂沱,不再羞澀、不再惶恐、不再迷惘,而是勇敢地面對蔚藍,融入蔚藍……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十七大」新思路 兩會看神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