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俞正聲在上海外高橋港區看望一線工人。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沈立炯、凌馨 / 攝影:郭天中
1月23日,步出上海市第十三屆人代會預備會會場的代表們開始悄悄議論:「俞書記坐的真的不是一號牌車。」警車開道、小號牌車,這些上海百姓早已習慣的官場作派,在俞正聲就任上海市委書記後,已悄然改變,那個象徵上海灘最高權威的「1號車」,現在已難覓蹤跡。一部車、三個人,去年10月27日履新的俞正聲,輕車簡從幾乎踏遍了上海的每一個角落:從浦東新區到街道鄉鎮、從田間地頭到百姓民居、從金融市場到國有企業……上海經濟發展、民生疾苦,一一落入眼底。
到任後,俞正聲將浦東定為自己「下基層」的第一站。上任剛5天,他就和市長韓正一道,前往浦東展覽館,察看浦東新區開發開放展覽和新區規劃模型,並與主要官員座談。一位當時在場的官員事後回憶,雖然浦東新區的領導做了一些準備,但「俞書記問了不少很實在、很細的問題,匯報的領導有些數據答不上來,場面有點尷尬。」
專業提問 堪比「清華水平」
隨後11月10日,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就刊發了題為「為『提問式調研』叫好」的評論,稱:領導幹部如何帶著問題去調研,而不是圖形式、走過場,對調查研究能否取得實效至關重要。政情分析人士指出:這既為「俞式風格」定了調,也為上海各級官員的執政提出了新要求。
在「下基層」的過程中,接待過俞正聲的各級官員還對其「專業水準」印象頗深。俞正聲到上海電氣集團新建的臨港基地調研時,針對電站設備的最新技術、研發情況提了很多「專業性」問題,讓集團負責人感覺「他是清華大學電站設備專業畢業的」。雖是一句「戲言」,但看得出俞正聲在調研前所作的功課。
在3個月內將在滬的十多家大型企業集團全部走遍之餘,俞正聲卻很少談成績,更熱衷於找問題。他毫不諱言地指出:「我們的信息服務業不如北京,民營的高科技產業不如深圳,應該看到我們的差距」,並開始在不同場合為上海這個老工業基地如何保持發展後勁「開藥方」,提出「要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
兩個先行 落實「四大中心」
更引人關注的,是上海的「四個中心」建設。中央曾明確對上海提出了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等「四大中心」的要求。而俞正聲在此基礎上,則提出了「四大中心,兩個先行」的思路。
07年11月22日,俞正聲在一天內察看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國銀聯公司信息中心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上期所時,他直截了當地問:「鋼材期貨上市,需要地方政府提供什麼幫助?」上期所工作人員事後表示,沒想到市領導對要素市場的建設如此關注。
而在俞正聲首次以「一把手」身份主持的上海市委九屆三次全會上,更是圍繞「四個中心」建設,尤其是加快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建設問題進行了長時間討論。在上海市委常委會上,也提出了上海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要圍繞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