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急功近利 何以復興樂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21]

梁安琪 資深評論員

 第三屆「香港音樂匯展」本周舉行,目的為推廣音樂業的發展。

 在創意產業的旗幟下,香港的電影與流行音樂出品都曾經盛極一時。前者因為近年得到與國內業界直接合作的機會,製作條件與票房收益都大大提高,一眾巨星們演出又夠賣命,出色而賣座的電影還是一部一部地面世,反觀唱片行業的凋零,卻是有目共睹的。

 一般的意見大致認為,唱片業受到最大的衝擊,不外乎是翻版、網上非法下載等等,但這種說法似乎流於太表面化,其實本地樂壇風光不再,最主要是惡性循環,當歌曲和歌手都不夠好的時候,歌迷還憑什麼去支持?而這一點唱片公司們是要負很大責任的。

 匯展會場展出了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小組的研究會「樂壇新星何處尋」,照某些業界人士所發表的意見,可反映出沒有正視問題,例如說香港由於表演場地不足,歌手難以累積經驗等等。這怎麼可能是事實呢?要表演怎會沒有場地?且看在紐約、三藩市的中央公園和街頭,經常穿插了優秀的樂手,歐洲亦然。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瑞士,周日朝早醒來聽見悠揚演奏聲,沿河邊走去,見到有老師帶著一班青少年在戶外的草坪上演奏管弦樂,場面優雅動人。真要爭取演出經驗,何須非場館不行?再者,本地民間團體經常都在民娛中心會堂和設施現代化的商場舉辦活動,本來也很希望邀請一些新晉歌手參與演出,但往往由於唱片或經理人公司開天殺價,一位知名度不高的新秀歌酬亦要數以萬計,令主辦者無法負擔,這其實也是令到新一代藝人損失現場實習曝光的原因。業界的急功近利,何以文藝復興?

 今時今日本地唱片滯銷,真的全是翻版和互聯網之害嗎?不見得。近年兩地對保護知識產權執法方面已嚴厲了不少,而市民對尊重法治精神的意識亦日益提高,昔日當街當巷大賣翻版CD的日子已一去不返了。至於互聯網的影響則在歐美國家較為嚴重。

 諉過於人不是積極的態度。近年本港唱片業低迷,別把致命傷左堆右砌,根本只是業界價值觀與質素問題。在較早前的幾個頒獎禮所見,得獎歌手們現場演唱時,很多都是走音失準,台風更無甚可觀之處。但再五音不全的人竟有機會出唱片,那便不是當事人的錯,是唱片公司的價值觀不正確。簽歌星不以歌藝先行,一味搞包裝、宣傳,然後接廣告、拍電影,總之商業掛帥,收錢最重要。再而所謂頒獎禮與歌唱比賽的收視與受觀眾關注程度日低,也就是因為分豬肉的行貨對聰明的港人再無吸引力。試問如此短視虛浮的運作經營,怎會孕育出高水準的創意產業藝術人?

 演藝行業要再達輝煌,要的是聲色藝俱全的巨星,以及群策群力的創意。照本屆香港音樂匯展的開幕禮所見,好像巨星與創意皆欠奉。前者定義不用解釋,而創意呢?典禮所見,程序原來只是開頭放段平鋪直敘的紀錄片,主體嘉賓逐一致詞,然後聯同幾位算是有知名度的年青歌手按鈕爆發一些彩紙。僅此而已,莫說創意,連動感與繽紛都談不上,觀眾席上,有人呼呼入睡。這年代特區的樂壇,真的有點兒沉悶吧。(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