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將軍澳墳場,大批孝子賢孫到那裡掃墓,以示對先人的敬意。
本報記者 羅賀琪
清明節又到了。每年這個時候,市民都會帶同香燭祭品到墳前拜祭先人。
俗語說「入土為安」,不少中國人都認為死後應入土安葬。日前卻有報道指,內地一男子為圓先父的心願,在父親離世後將其遺體以打坐形態放入甕缸,並加入大量木炭及石灰,密封3年直至遺體乾透再製成真身「石膏像」供奉在家中。不少人或會認為該「甕葬法」太匪夷所思,甚至達到恐怖的地步,但無論如何,這亦體現了該兒子對先父的尊敬心情,務求將其身後事做到「盡善盡美」,以顯孝道。事實上,雖然各地的民族、宗教各異,但各地民眾大都以敬畏之心處理往生者身後事,以顯示對死者的敬意。而從不同的葬禮儀式,也可看到各地的文化特色。
在中國,土葬及火葬是最主要的殯葬方式,其中土葬在古代十分盛行。對漢族而言,人民世代務農為生,視土地為生命之本,也因此相信人死後埋葬於土中,是使死者靈魂得以安息的最好方法,故自古已有「入土為安」的觀念,土葬因而盛行。
儒家思想:「死必歸土」
在《周禮》中亦有規定「眾生必死,死必歸土」,認為厚葬才是孝順的做法。人們更相信先人入土後便不應打擾,故視掘墳、移屍為對死者的不敬或褻瀆。而歷代的帝王,以及一些身份顯赫的達官貴人在過世後,更會建造華麗的陵墓以求死後也能「住得舒適」。
佛教傳入 火葬開始流行
至於火葬,在古代並不流行。雖然在《墨子.節葬》中曾記載:「秦之西有儀渠之國,其親戚死,聚薪柴以焚之,熏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顯示古時已有少數民族推行火葬,但對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漢族而言,人們普遍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故視火葬為異端行為。漢代以前,火葬更曾被視作嚴刑之一。直至佛學傳入中土,佛教主張火化遺體以斷絕眾生對肉身貪戀的思想開始廣受認識,加上經濟、方便、衛生等問題,民間才開始有人仿傚印度僧侶進行火葬。
西藏天葬 遺體交禿鷲
除土葬、火葬外,部分少數民族受宗教及風俗習慣的影響,也會採用天葬、塔葬等較獨特的殯葬方式。如藏族就相信通過禿鷲,能讓人的靈魂及肉身進入天堂,故藏民死後一般會採取天葬,即由天葬師將死者的遺體按一定程序肢解,然後召來禿鷲將遺體全部「吃光」。亦有人認為,藏民選擇天葬,與佛教傳入西藏有關,因佛教提倡把個人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肉體施捨給眾生,故在身後也把肉體施予禿鷲。
內地容許指定地方土葬
時至今日,除少數民族會採用較特殊的殯葬方法外,一般都會使用土葬及火葬。而內地為保留土地,1949年時曾頒令禁止土葬,要求民眾火葬,一些領導人在身故後也「身先士卒」,採取火葬,包括鄧小平、周恩來等。然而,由於「入土為安」的觀念深入民心,故不少民眾仍較傾向於土葬,甚至曾發生鄉村地方民眾強行土葬,地方官員則強行掘墳的事件。直至近年,中央開始容許在一些指定地方進行土葬,但亦造成一些民眾將耕地改為墓地出租,以及炒賣墓地的情況出現。
本港普遍行土葬火葬
在本港,土葬及火葬亦是最普遍殯葬法。近年一些環保人士更提倡海葬、空葬、樹葬、花葬,即死後把骨灰撒入大海、空中、樹林、園圃等。不過,不少人仍然認為死者往生後應入土為安,且應在清明、重陽進行祭祀以表孝心,故海葬、空葬等沒有墓穴的殯葬法並不太受歡迎。
對死者尊敬最重要
其實,無論採用哪種殯葬方式,人們都是希望對死者表示敬意,但如何在傳統禮儀、宗教及經濟效益等方面取得平衡,則要看個人及相關人士如何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