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於二次大戰期間大量砍伐柴薪,香港在1940年代後期大致上已成為綠樹難尋的不毛之地。其後,為使本港重現翠綠,當局致力在郊野展開植林工作。不過,當年的山嶺,以至部分山谷,皆遍布劣地和侵蝕遺痕;加上這崎嶇不平之地主要由花崗岩組成,表土養分易於流失,凡此種種,都對植樹工作構成嚴峻的考驗。
由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植林的重點目標是盡快使劣地重長植被,以樹木覆蓋侵蝕痕跡,從而防止水土繼續流失,幫助建立更佳的土壤。經過漁農自然護理署(當時稱為漁農處)林務人員的艱苦奮鬥,配合由海外林業專家設計的審慎植樹方案,新的植林區終於漸見起色。當時廣植的都是生長迅速而堅韌的先鋒樹種,如馬尾松、台灣相思和紅膠木等。在嚴重侵蝕的土地上選種最適合的樹種,為其後的綠化成績奠下堅實基礎。
及至1980年代,視覺上的景觀已有所不同,棕黃一片的劣地漸被青翠的山頭取代。此外,樹林的佔地面積由1940年代的百分之三增加至此時的百分之九,郊野公園範圍內的劣地亦在其後多年間逐漸減少。山坡環境的土壤條件改善之後,亦較有利樹木生長,因此可重新栽種耐力較弱的原生樹種。如今,用於植林的本地樹木超過一百種;某些地點若不宜成長緩慢的本地樹種,則採用混合方式,種植已證實能生長的原生樹和韌力較強的外來種。
在1980年代以後出現的轉變較不明顯,卻更形重要。由於輔以積極的生境強化措施,樹林的物種複雜性和豐富度均開始提高。大型生物群落以人工或天然方式形成,讓林地得以擴大,由此出現漸進的自然演替,終達至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這轉移又能使野生生物更加多元化。
社會的支持對綠化香港起著重大的作用。2000年的樹林覆蓋率已上升至百分之十七左右,幾乎所有適宜大眾植樹的地點俱已盡用。市民積極參與植樹,及對新植林地作出不少貢獻。同時,林地生境有所改善,亦使野生生物種群擴大,大眾對大自然的興趣亦因而日見提高。
今天,我們更著重於生境和生物多樣性的相互作用之上,目標已非僅在於控制水土流失,而是加強生物多樣性和推動持續善用樹林。為持續管理郊野及樹林而取得優質的資料,漁農自然護理署已於2002年成立監察不同物種的工作小組。各工作小組由專業職級的人員帶領,負責生境強化的管理、自然護理教育、防範山火及監管發展項目等工作;另外,逾千名前線人員則提供輔助,在全港23個郊野公園執行各種林務、管理和保育的工作,務求令我們的郊野綠意盈盈,生趣盎然。 漁農自然護理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