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起居註•西周的地價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4-16]

李開周

 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出土一銅器,上面刻有這樣的銘文:

 惟三年三月既生魄壬寅,王稱旂於豐,矩伯庶人取瑾璋於裘衛,財八十朋,其舍田十田。矩或取赤琥兩、麂□兩、賁鞈一,財廿朋,其舍田三田。

 「三年」指周恭王三年,即公元前919年;「既生魄」指每月初八到十五——西周人喜歡把每月分成初吉、既生魄、既生望、既死魄四段,初吉是月亮剛剛出現,代指月初,既生魄是月光已經皎潔,代指上旬到中旬,既生望是月圓已過,代指中旬到下旬,既死魄是瞧不見月亮,代指月末;「壬寅」是當日干支;「矩伯」和「裘衛」都是人名,前者可能是西周宗室,後者可能是衛國大臣;「朋」是貨幣單位,一朋就是串在一起的10枚貝殼。

 整段銘文可以這麼理解:公元前919年農曆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周恭王在豐邑舉行閱兵儀式,在這場閱兵儀式上,王室的矩伯和衛國的裘衛碰了面,矩伯眼饞裘衛手裡拿的玉璋,用800枚貝殼去買,這800枚貝殼如果拿來買地的話,能買1000畝(僅指土地使用權)。後來矩伯還用200枚貝殼買了裘衛身上佩戴的裝飾品,這200枚貝殼如果拿來買地的話,能買300畝。

 咱們知道,西周人主要生活在黃河中游,離海較遠,本土不產海貝,所以對沿海諸方國進貢的海貝很感興趣,把它們當作吉祥物、隨葬品和催產藥來用,同時也像夏、商兩朝的先民一樣,用貝殼來計價和付賬。現在出土的西周銅器和金石學家輯錄的文獻中經常有周王賜臣下貝殼若干,讓他們去加工寶器的記錄,可見這種花花綠綠的小玩意兒在當時是挺值錢的。

 前面銘文裡說,800枚貝殼能買1000畝地,說明每畝地售價0.8個貝殼。銘文裡還說,200枚貝殼能買300畝地,說明每畝地售價0.7個貝殼。兩種說法不太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矩伯算錯了帳,也可能他指的不是同一塊地,譬如前面1000畝位於中央商務區,後面300畝位於遠郊區。不過不管怎麼個不一致,一枚貝殼買一畝地還是綽綽有餘。

 《詩經.小雅》有一句「既見君子,錫我百朋」,意思是某人見了領導,領導賞他1000枚貝殼,他很高興。以前不知道貝殼在西周的價值,覺得這傢伙小題大作,現在終於明白他為什麼高興了——1000枚貝殼相當於一千多畝地耶!

 希望您讀完這篇文章之後,不至於誤會我的意思。我沒說西周的土地很便宜,只是說西周的貝殼很值錢。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