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 ‧尹肇池選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4-26]

陳智德

 尹肇池編的《中國新詩選:從五四運動到抗戰勝利》於七五年初版,八三年再版之後,九五年再由香港公開大學重印再版,故這本成書於七十年代的新詩選,仍能在一般書店中尋見。

 編者尹肇池這名字有點特別,其實是溫健騮、古兆申(古蒼梧)和黃繼持的合稱,取三人姓名的上中下三字而成,除了本書,他們三人亦曾以尹肇池為名合編《何達詩選》。溫健騮、古兆申和黃繼持三人都是新詩愛好者,溫健騮著有詩集《苦綠集》,古蒼梧著有詩集《銅蓮》,黃繼持則寫過多篇詩評,並在《中國新詩選》之前,參與過《現代中國詩選》的編選。

 《中國新詩選》的初版有一篇不具名的〈引言〉,但相信是尹肇池三人共同的意見,談及他們的選詩標準和編選心態的轉變:「我們發現自己過去的眼光,多麼狹窄,多麼淡薄,我們發現我們的審美標準和欣賞習慣,都有很大的片面性、局限」,尹肇池比較推重三四十年代的寫實詩風,編選《中國新詩選》較多選取寫實和抗戰詩歌。

 當該書於一九八三年再版時,加入黃繼持具名發表的〈中國新詩的行程〉一文作為導言,他採用《現代中國詩選.導言》綜觀全局的筆調,客觀評介各種流派的歷史背景,除了正面評價艾青、田間、臧克家及戰時的晉察冀詩人,也同時肯定大後方詩人馮至、陳敬容、穆旦等人的成就,並說:「不必以『學院派』之名低估他們對時代的承擔與對詩藝的貢獻。」黃繼持所言甚是,社會關懷與藝術開拓二者,本應並行不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