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中國的不少傳統工藝都呈沒落趨勢。例如過去汕頭和山東的抽紗花邊,盛極一時,遠銷歐美。現在連香港的汕頭抽紗商會,也已偃旗息鼓,未見活動。北京的景泰藍,曾是國寶級的工藝,也已式微。這一次到江南,看無錫的泥人,也少人光顧。很生動有趣的人頭公仔,以大折扣廉價出售,仍然少遊人問津。蘇繡,是中國刺繡藝術的佼佼者,雙面蘇繡,被稱為巧奪天工,但現在也沒落了。
不過蘇州木瀆古鎮裡有一個蘇繡博物館,還介紹了一位年輕刺繡藝術家,名叫姚建萍。她今年才四十一歲,已經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姚小姐的蘇繡作品,據說在傳統工藝上更上一層樓,創造了蘇繡的新天地。特別在人物肖像上,大有突破。
博物館內,有姚氏的專門展室,蘇繡人物肖像中,有表現周恩來總理的沉思,有鄧小平的造像,有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有反映泰國佛像的《泰國活佛》。
最令人欣賞的是一幅《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人物造像。繡像顯示的是曹氏的一個背影,前面是幾塊江南岩石,配上竹葉和小草,曹氏站立,只見一條長辮。就是近看,也可能錯覺為一幅中國水墨畫,可見其刺繡的精細工夫。
我最喜愛的當然是一幅刺繡老虎了。這隻老虎神態自若,又虎虎生威,並沒有那些月份牌那樣的表情呆板。這些展品相信都是非賣品,即使可以賣出,相信也非我輩所能負擔得起。不過我算是藏有一幅雙面小貓的蘇繡,當然不是姚小姐的佳作。但擁有蘇繡,在看過這個展覽之後,也算有點心理滿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