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峰
香港向來都有國際級畫廊,早年更是推介中國當代藝術給海外藝術館和收藏家的中堅,支持和推動了「後89中國當代藝術」和「現代水墨」等重要藝術運動。這次「香港國際藝術展08」沒有以香港畫廊獨尊,反而強調參展畫廊的國際化。打造一個參展海內外畫廊過百的藝術展,引來具消費力的藝術收藏家及經營者,應是拓展商貿客在港旅遊的旅發局和貿發局所喜見的創意產業博覽會。
這次藝博會門票售價不菲,但有大量免費入場贈券發給相關機構及藝術學生,加上各方報道,有效地讓四日的藝博會吸引了許多普通市民來參觀。此藝博會設有策展人主題展、討論會等活動,形式中規中矩,但參展畫廊經挑選後,避免了全場被當紅的中國當代藝術覆蓋,韓、日及歐美作品皆平均,讓藝博會顯出水準。
藝博會名為「ART HK 08」,除去博覽會的銅臭,而以藝術之名吸引觀眾,應是市場策略,但總激起筆者去看當中有甚麼與香港藝術有關。誠然香港畫廊業近年興旺,新畫廊不斷湧現,但代理香港藝術的依然不多,藝博會沒有太多香港藝術家作品,可以想像。唯獨場中的策展人展覽「虛像」以香港藝術家為主。
曾策劃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香港館的馮美瑩找來不同界別的香港藝術家,如設計師劉小康、建築單位Meta4、廣告人黃炳培和多位年青及新晉藝術家。Meta4在展區築起雪白的梯級,其造型如圓形廣場上座位,又如山脈等高線的地理模型。梯級的空地是葉麗雯的裝置作品,道具樹下佈滿大量細小紙黏土公仔和繞圈走動的小火車,加上放出泡泡的玩具,現場售賣爆穀,整個作品猶像主題公園模型。梯級上是何文聰以不停緩慢起伏的布鞋掛在懸吊著的鐵路軌下的裝置作品。兩者合成儼如愛麗斯夢遊仙境的想像世界。梯級底下的房間分放著劉小康的椅子、李燕梅的陶瓷和黃琮瑜的錄像《所多瑪錄像》,合成一組體現生命常態的作品組合。Meta4的梯級由雪白的發泡膠構成,把作品前後分成兩組,彷彿暗示展出的香港藝術中一體兩面的特色—新晉vs資深、夢幻vs現實。
除了黃炳培的紅白藍系列,在場的香港藝術家作品,比其他亞洲藝術家的作品少有地域文化符號。從展覽「虛像」中我們看不見「香港」,只有藝術,其他極端例子還有國際著名畫廊Yvon Lambert代理的香港藝術家曾建華,以透明光面雕花圖案貼紙貼於畫廊攤位的地上。雪梨的MORI Gallery老闆在藝博會最後一天請來香港藝術家李傑展出他用於日常生活的手繪條紋布作品和相片紀綠。沒有了悅目的文化或流行符號,香港當代藝術的「含蓄」顯然難入俗眼,特別是忙於拍照的大多數觀眾都錯過了這兩件作品。這也許卻反映出,這些香港藝術是藝術多於文化消費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