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8年6月2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文匯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發揮本港優勢 支援災區重建


http://www.wenweipo.com   [2008-06-28]

特首曾蔭權昨晚率領香港政府代表團抵達四川省會成都,今日正式展開災區訪問行程。剛獲委任主持新成立的「香港特區支援四川地震災區重建督導委員會」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亦隨團往訪。期間,曾蔭權會探訪彭州的災民安置點和臨時學校,慰問災民,並與四川省有關部委商討香港參與災區重建工作的機制和相關安排。雖然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沒有列入對口支援災區之列,但香港有責任與兄弟省市一道,既合作,又分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支援災區重建。

四川大地震發生後,國家民政部下發緊急通知,確定由內地21個經濟較發達的省市各自對口支援四川省的一個重災縣。由於實行「一國兩制」,香港不在對口支援之列。儘管如此,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一直全情全力投入賑災,受到災區人民和中央政府的衷心感謝和高度讚揚。特首親率政府高層前往災區慰問,主動表示香港有意參加災後重建工作,充分表達了港人對災區同胞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

災區重建工作長期而艱巨,必須集舉國之力,匯舉國之智,凝舉國之才,投入比救援工作更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香港一直得到中央政府和內地同胞的支持,兩地守望相助,香港應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在城市規劃、道路工程、學校教育、永久住房、引進外資、推動出口、提升產業等方面給災區提供幫助。

本港的民間組織和團體,在協助災區重建方面,也可作出長遠承擔。商界組織可設立災區重建基金會,籌集資金支援災區;由香港演藝界發起的「5.12關愛行動」大匯演,已承諾將以一年一度的賑災義演,持續向災民送去幫助和祝福;本港專業人士也可組織義工赴災區提供心理輔導及其他的專業服務,或為港人認養助養災區孤兒提供協助,為災區重建注入濃烈的人道主義色彩。(文匯社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最新網絡雜誌
第54期:奧運週年紀
最新調查
青葵公路日前發生1死3傷嚴重車禍,意外中身亡的的士司機年齡高達76歲,暴露了本港高齡司機的駕駛安全問題,您認為當局是否應研究對職業司機引入年齡限制?
生命可貴,為了全體市民的利益,應該限制
老有所為,年齡不應做為衡量指標,不應限制
幾宗事件純屬偶然,限制與否都無所謂

 [查看結果]
焦點調查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