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海定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潘佩璆從政為勞工 醫生迎挑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25]
放大圖片

——工聯會候選新人 數十載服務基層

本報記者 曾少妍

 「璆」一字解作美玉,亦指玉磬,也可形容玉石相碰聲,有文云:「夫人自帷中再拜,環珮玉聲璆然。」政壇長江後浪推前浪,隨著立法會9月選舉在即,議事堂勢必掀起一番新氣象,勞工界同樣有新將上陣。目前,已宣布會循該界別出選者只有工聯會2位新人,其中身兼副理事長的聯合醫院顧問醫生潘佩璆已整裝待發,力爭在來屆成為勞工界代表。

 玉不琢不成器,人稱「潘醫生」的潘佩璆,數十年來穿梭於基層及業界的義務工作,憑藉專業知識及熱心,傾聽升斗市民心聲,為基層謀求幸福。在社會的琢磨歷練和工聯會前輩的支持下,他樂於接受新挑戰,但願與其名字一樣,成為政壇的寶貴美玉,為港人發出鏗鏘有力的心聲,為勞工基層爭取公平合理的權益。

 細說與工聯會的淵源,潘佩璆腦海旋即湧現童年回憶,「我小時候住在土瓜灣,每天上學一定會經過工聯會,當然那時對工會的認識很模糊。」99年,他與多位醫生籌組工會,投身工聯會旗下的政府人員協會,才真正加盟工聯會大家庭。06年,他擔任工聯會副理事長一職,躋身工聯會領導層行列,證明專業醫生也可以心繫基層大眾,「我本職是一位精神科醫生,職責就是聆聽別人的心聲。不容讓病人發表意見,根本也不能正確診症。」

從來未與基層脫節

 潘佩璆置身的工作崗位,也造就他天天接觸市民,「人們說醫生是專業人士,是中產,但我與普羅市民的生活從來沒有脫節。」大家關心的、困難的,他同樣明白理解。從臨床診症到為社會把脈,他的信念不變,「若我有機會參與議會服務,我一樣會張開耳朵,聆聽各界意見,為大家發表訴求。」

 坊間形容政壇是「熱廚房」,作為政壇新丁的潘佩璆卻毫無懼色,皆因工聯會前輩向來教導有方,給予新人很多寶貴意見,他尤其感謝一眾工聯會領導,以致立法會議員陳婉嫻、鄺志堅及王國興的支持。他形容「工聯三子」在任內表現出色,站在前線的敢言形象深入民心,成功推動特區政府有效施政。但每個人的處事風格總有不同,他形容自己的作風或許相對平和,但立場同樣堅定,「調味料也有醋、有豉油、有辣椒,若本身不是辣椒,怎樣也發揮不到那種味道,別人也不希望你假裝本不屬於你的個性。」

善與各界真心溝通

 潘佩璆深信,議會容納到平和理性的聲音,儘管意見不同也可以尋求共識,做議員不一定要糾纏駁火,「世界很大,有很多不同聲音,不是打倒別人才叫勝利。」他亦形容自己從不擺架子,善於與各階層溝通,「或許大家在社會上有不同職位,不同崗位,但在精神上,大家也是平等的。」

 看著當下不少低收入階層生活逼人,他也看不過眼地說:「油價在投機炒賣中不斷漲價,但中東距離香港那麼遠,我們可以做什麼?真的很無奈。」他呼籲特區政府關注基層所需,因為很多貧苦大眾在物價未上漲之時,已經「日日清袋,水浸眼眉」,政府總不能要基層捱肚餓。

追求長遠公平機制

 短期措施能夠稍紓民困,但潘佩璆追求的,是一個長遠的公平機制。除了力爭最低工資立法外,他希望研究現行強積金對勞工的保障程度,了解綜援制度是否能協助清貧長者的生活。他亦關注工聯會長期思考的集體談判權機制,「勞資雙方減少對峙,改由談判方式解決問題,大家也有益處。」

老人家中寶 相處有奧妙

獲益良多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專責老人精神科的潘佩璆醫生,近年還兼顧工聯會康寧長者服務,當然有不少與「家中寶」相處的秘訣,更大讚從老前輩身上獲益良多。

精神解困 先找根源

 莊子《庖丁解牛》的故事廣為人所熟悉,潘佩璆笑說,自己經常借此與年輕醫生分享與長者的相處之道,「解牛要順應紋理,認清施刀位置才可以遊刃有餘,做老人精神科也一樣,你要知道長者的問題是出於腦病變,還是心理病,你不熟悉問題根源,難免吃力不討好。」

 為精神病長者診症不容易,要照顧他們就更難,他坦言,作為醫生除了考慮藥物治療外,還要評估長者的活動能力及支援網絡,「如果長者有幻覺,早上家人上班,有什麼人照顧他呢?社區有何服務支援這個家庭呢?家人不諒解又如何跟他們解釋呢?所有的因素也要一步步處理。」

付出耐心 反受啟發

 潘佩璆認為,從事長者服務需要格外的耐心,但從不覺得對長輩有耐性是過人之處,因為「做一位稱職的醫生」是行醫者的本份。他反過來感激周遭長者的啟發,引導他把人生目光投放得更遠,提醒他明白健康才是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也教曉他在大小問題中領略處事智慧。

 除了醉心長者服務,潘佩璆也珍惜與不同病人相處的經歷。他事先聲明不能公開病人私隱,只粗略憶述了一個難以忘記的精神分裂症個案。他陪伴這位13歲的女孩子走過情緒的煎熬,看著她由受病情困擾,到重返校園,進而學習漸上軌道,及後考入商科學院,畢業後投身社會擔任文職秘書。這不是驚天動地的案例,但能夠見證病人勝過病魔,再次勇敢踏上人生旅途,他一邊說,臉上已揚起那份從心底湧現的喜悅及滿足。

嚴於律己 萬事可為

 潘佩璆深信,每件事的成敗,很多時在於負責人的工作態度,「每個人也有潛質做好不同工作,但有些人做得好,有些人卻會中途放棄,關鍵在於個人對自己的要求。」他強調,凡事只要對自己有所要求,很多問題再困難,最終也會找到出口。

 相反,總是把問題焦點置於別人頭上,可為的事也變得不可為。

樂於服務公職 家人全力支持

熱愛香江 10多年來,潘佩璆醫生在醫學界出心出力,除了參與香港精神科學院的統籌考試及培訓工作外,也為香港心理衛生會提供義務復康服務,閒時還會參與業界研討會籌備工作。做醫生工時長,壓力又不輕,何解在工餘時間依然對公職服務樂此不疲?他帶笑說:「做得來便嘗試出一分力,也沒有想過原因。」

曾移民新西蘭 回流香江

 除了有一顆服務社群的熱心,潘佩璆慶幸得到太太及兩個兒子的支持,才能全心全意社區服務。他憶述,在香港移民潮時,曾舉家移居新西蘭5年,但一家人始終選擇回流香江,「在新西蘭生活很好,工作有滿足感,地方很靚,人也很友善,但若問我是什麼原因回流?就是一份對地方的感情吧,我和家人始終最喜愛香港。」

 他坦言,自己並非富貴人家,回流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甚至連返港後可否重返工作崗位,也沒有十足把握,可幸最終一家人齊心面對,4口人順利「回家」。如今「仔大仔世界」,潘佩璆更加沒有後顧之憂,「兒子大了,渴望有自己的時間,不需要當父親的時刻在身旁,我也可以參與更多社會工作。」他形容做義工有所付出,但收穫更多,眼界開闊了,接觸面也廣了,「當年精神科考試還未成熟,每次參與出題目,自己也不斷溫故知新,有所學習,其後看到考試制度愈來愈完善,那份滿足感真的很大。」

若躋身議事堂 不忘專業

 假若有機會躋身議事堂,潘佩璆在專業方面的服務難免有所取捨,但他強調,一定不會遺忘專業醫生的本份,盡責持續進修,關注業界問題。面對愈來愈繁重的責任及壓力,他提醒自己再忙也不能放棄3大「養生錦囊」,就是踏單車、跑步,以及與知己良朋聊天。只因沒有健康,沒有輕鬆心情,又怎可能為民請命,伸張正義呢。

醫療資源分配 需作理性探討

專家之言 醫療融資是來屆立法會重大議題之一,出身於醫學界的潘佩璆,關心勞工問題之餘,也期望從專業角度監察政府的醫療改革措施。他分析現時香港醫療體制仍有不足之處,尤其在資源分配上還有待改進,但整體而言,醫療架構的表現不俗,港人的平均壽命及健康狀況更足以媲美日本。他說:「香港醫療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很低,卻肩負重大責任,不少地方早已兼顧不到有效運作,但醫管局及衛生署總算成功維持可靠的服務。」

港人期望高 資源相對少

 潘佩璆理解社會各界對醫療體系有反響,但他強調,人口老化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問題的癥結反而是人們對醫療技術的要求提高。「新的醫療方法推陳出新,進步好快,有很多更加聞所未聞,這些治療方法所需的研發經費昂貴,但當人們知道藥物有效,自然希望得到。」他舉例說,昔日患上癌症只能坐以待斃,但今天不少癌症病人卻在藥物治療下維持生命,可惜這些藥物所費不菲,「當公眾有期望,政府的公營醫療體系如何滿足所有人呢?難免引起不滿聲音。」

設計好制度 市民方受惠

 他強調,醫療改革是有需要推進,但不代表非今天完成不可,社會應理性看待這問題,透過廣泛討論,一起設計一個好制度。「有時做壞了反而比不做更好,我們不應為改而改,更加不要像走火警般倉促推行強制方案,最終有些機構從中受惠,市民卻得不到保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海定格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