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梁小島 攝:尉 瑋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08年6月27日,英國人Vincent Heywood(許榮新)收到發展局工務科的文化保育專員陳積志簽名的一封政府信函,讚揚他為中國足球史以及香港的奧林匹克參賽史所作的保育工作。
2年時間,7千多字,沒有任何資助,一份有關「1936年中國足球奧運代表隊」的研究報告,涉及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獻記錄,不僅完整詳述了一支發跡於香港大坑村的民間足球隊,於1936年代表中國政府第一次參加位於柏林舉行的奧運會的過程,更揭開了那些曾經響譽亞洲球壇一時的「足球英雄們」的身世。
58歲的Vincent Heywood 不是學者,甚至沒有唸過大學,他只有兩個目標:向中國的運動員,特別是向香港早期的足球隊隊員致敬;另一個,「當北京奧運結束之後,我會將所有的研究資料都交給香港的資料館。」
「我起步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所以想為後面的人留下一些東西。」說話帶著英式英語特有的抑揚頓挫的Vincent,對足球和足球史,超級著迷。
「這些歐洲人聽都沒聽過的中國球員,竟然能出現在世界級的運動場上,雖然失敗了,但他們作為先行者,當年所面對的困境和壓力,在我眼裡,成就了英雄。」
作為以足球為國家傳統運動的英國人,Vincent Heywood說自己只是一個「足球愛好者」,卻天生不是職業足球運動員的料。「我也很遺憾啊!其實我踢得不錯,可一穿上那些印有號碼的球衣,就會很緊張,完全不會踢了。參加公開比賽,我從來都是輸球的那個。」
儘管如此,年青時代曾追隨球隊看遍了英國的比賽;作為業餘愛好者在綠茵場上奔跑,直到42歲才正式掛靴;不再踢球,卻一直熱心參與足球俱樂部的活動,偶爾擔任年輕人的教練。「所以,我羡慕那些年輕的、專業的球員,也許下一世我可以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這當然是在開玩笑,1936年香港足球隊的故事,讓Vincent產生了深深的共鳴。
他最初是從一位一起行山的老者口中聽來的。那是1994年,44歲的Vincent剛來香港,加入佛蘭克林鄧普頓投資(亞洲)有限公司作高層培訓主管,他決定以參加本地行山活動作為了解香港的開始。「那位老者只告訴我說,在二戰前中國第一次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代表團,其實是一支來自香港島東部一個小村莊的足球隊。我當時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但他沒說什麼具體的細節,我也很快就把這件事給忘了。」他重新想起來,源於北京成功申奧,差不多10年以後。
「我突然想起了這個故事,1936年的中國已經有近5億人口,為什麼他們會派一支來自香港的足球隊代表國家參加世界比賽呢?何況香港那時還是英國的殖民地。」Vincent想去弄個清楚。「如果這是真的話,將對香港意義深遠。」
第一次作研究
Vincent向來喜歡研究足球歷史。「在英國,幾乎所有的足球俱樂部都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我常常會寫些文章研究他們。」然而,這次的研究幾乎達到了他的極限:沒有進過大學,不知道如何寫一份像樣的學術研究,不知道引文部分需要詳細表明出處等等。他解釋當年的叛逆,是因為厭倦了倫敦陰雨的天氣和沉悶的生活。
得到1936年中國赴德的那支足球隊隊員的中文名字,是Vincent 研究中一個重要的起步。他先找到了當年德國柏林的一份記錄,確認了球員們的英文名字。通過互聯網和圖書館的資料搜尋,他發現大部分的球員都與香港南華足球俱樂部有聯繫。
「因為工作關係,我認識了博美娛樂集團有限公司(BMA)的老闆羅傑承,而他正是南華俱樂部的管理者。」在前者的幫助下,22名遠征柏林的球員中英文名重見天日。而老者曾提過的那個小村莊,便是位於銅鑼灣的大坑村。
研究開始了8個月後,Vincent第一次進入大坑。路過大坑蓮花街,他拜會了蓮花宮,還特意祈求一位道長給自己簽名,希望能為大坑的尋訪帶來好運。果真靈驗,村裡一位長老看到他手裡的球員名單時,建議他去找譚詠麟。「他說,譚詠麟就是柏林參賽隊伍中的隊員之一譚江柏的兒子。我聽了非常興奮。」
小世界
然而,找譚詠麟卻不那麼容易。他打電話到譚詠麟的辦公室,「助理小姐說,不好意思,譚先生很忙,他今晚在新加坡開演唱會。」輾轉幾次,Vincent最終和譚詠麟通上了電話。「我們的談話可能也就只3、4分鐘。他非常忙碌,當然對我也很警惕。這一點我記得很清楚,因為當我問他要他父親的照片時,他一開始拒絕了,但後來又說,他正在為父親的葬禮準備一本書,書裡會收入部分照片,而他可以提供這些拷貝給我。」兩人第二次通話,已經是6個月以後,「那時他似乎態度有了改變,很樂於幫助我,他說他一直為父親感到驕傲。」「但我到現在還沒有見過他。」
雖然久居九龍城喇沙書院後的公寓上十年,拿了永久居民身份,Vincent的中文仍舊是不識聽不識講的零狀態。他通過大坑村的村民聯盟會找來了當年球隊的靈魂人物,有「亞洲球王」之稱的李惠堂之孫,對方不愧是名將後代,講得一口流利英文。「他指給我看他爺爺曾住過的地方,還有當年他們練球的場地。儘管他沒有談太多家族的事情,而我得到了我想要的,就不再去打擾他了。」
也有主動聯繫Vincent的。其中一位現居英國,某位球員的後人通過在香港的親戚,知道了Vincent的研究,特地寫郵件和他聊父親的事情,還表示月底會飛來香港看《頂頭槌》——香港話劇團以Vincent Heywood收集的史料為藍本而創作的音樂劇,講述香港人的中華奧運夢,作品將於本月30日上演,Vincent Heywood是演出的顧問。
「這個世界很小,說不定會有更過的球員的後人重新相聚,這將是這個足球故事的最好的結局。」
小人物也有歷史
「英國的足球俱樂部特別講究忠誠,你一開始跟隨哪個球隊,一輩子都不會換。」而Vincent跟隨的球隊從來都不是強隊。「雖然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因為這支隊伍有與外國足球隊打比賽的經驗,才被當時的國民政府所選中,當然與英國隊比,也不是強隊,沒有人尊敬他們,何況他們最後還輸給了英國,但我覺得拚搏精神重要過勝利。這也是我對1936年的足球隊員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Vincent喜歡在九龍城四處逛,吃那裡的大排檔、泰國菜。因他的公寓地勢低,常讓他想起在英國的家。他的中文名「許榮新」是住九龍城的一個退休老人給取的,他為此感到十分得意。「這裡幾乎沒有遊客,偶然見到一個金髮碧眼的,我都會覺得很彆扭。」
「我總愛想像這樣一種情景,當年沒有電視、沒有電話,外面的世界無從認知,但一到晚上7點,來自香港各個地方的男孩子便聚在九龍城一起踢足球,結交新朋友。然後突然有一天,這些男孩子被告知要一起參加奧運會了,他們的人生將從此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