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伊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華景偉在新聞發佈會上致發佈詞(前台右一)
全球範圍內的森林資源不斷減少和退化以及由此產生的世界自然環境不斷惡化,正在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基於森林對維護全球環境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全人類共同聯合起來,加入到保護森林的行動中。
東北亞地區氣候寒冷,生態環境脆弱,經過上億年的地質變遷和氣候變化,形成了目前的「東亞植物區」和「環北方植物區」森林生態系統。該森林生態系統非常古老,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第三紀植物區系的特點,使很多珍貴的孑遺種得以保存並生長發育,是豐富的世界物種基因庫。
分佈在東北亞地區的紅松是第三紀孑遺種之一,伊春市境內的小興安嶺山脈是世界天然紅松林的分佈中心。紅松作為其所在森林生態系統的頂級群落,維護著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與穩定。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戰爭掠奪、移民開墾以及國家建設需要,中國的天然紅松資源已消耗殆盡。到2003年末,伊春林區以自然保護區和母樹林等形式保存下來的比較完整和典型的天然紅松林僅4萬餘公頃,約佔現有林份的1.4%和4.0%。
面對紅松保護上的嚴峻形勢,出於對本地區乃至全球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的考量,2003年,伊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生態立市」的發展戰略,鮮明地提出了「再困難也決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難也決不以拼資源換取暫時利益,再困難也決不以犧牲生態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這「三個決不」原則,既是伊春對中國和世界生態負責的莊嚴承諾,也是該市現在和將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準則。2004年發佈市長1號令,從2004年9月1日起在境內全面停止對天然紅松林的採伐。主要採取了六方面措施:在生產過程中,做到不誤採紅松,不碰到和砸倒紅松;嚴厲打擊涉林違法活動,查處盜伐紅松現象,加強防火防蟲害;將紅松母樹林有償承包給職工,做到責權利相結合,防止毀樹採籽行為發生;將集中連片的4萬公頃天然紅松林劃入各級自然保護區依法進行保護;對天然紅松林活立木實行數字化管理,掛牌定位編號;對紅松科學經營,加大人工培育力度。在具體實施中,把不採伐天然紅松作為一條「紅線」,誰也不能越雷池半步!從此,紅松的命運在伊春被徹底改寫。
2007年12月2日,伊春市人民倡導成立了以「保護紅松,保護生態,創造森林、生態、人類和諧共處的美好未來」為宗旨的環保組織——保護紅松聯合會,呼籲開展對紅松進行愛心認領。目前,已有聯合國組織官員、國際友人與國內各方面人士3.3萬人申請認領紅松近12萬株。建立了「保護紅松基金」,並與中國建設銀行合作發行了以「保護紅松、關注生態」為主題的信用卡,為保護紅松募集更多資金。伊春市保護紅松、關愛生態的行動,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理解、讚賞和支持,這一舉措對於保障東北亞地區乃至全球的生態安全具有積極意義,是東北亞地區保護生態的範例。伊春被聯合國有關組織授予「城市森林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範例——綠色伊春」和「世界十佳和諧城市」榮譽稱號。伊春正努力建成中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生態經濟區和生態安全保障區,建成世界級的森林城市和世界級的森林大公園,力爭經過20年努力,把一個紅松保護完好、森林生態恢復良好的小興安嶺還給中國,還給人類!
世界生態保護的實踐證明,保護一個物種僅靠當地人民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廣泛的國際合作和共同行動。2008年保護紅松國際研討會,邀請了全球紅松所在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的林業、生態專家,金融、企業代表,關注生態保護的社會人士,共同討論如何應對紅松樹種在全球的日益減少和紅松林生態系統的退化,如何實現紅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如何發揮紅松及天然紅松林在保護人類生存環境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