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左五)昨主持香港鐘錶展開幕禮。
——港商轉攻中價錶 拓展中東求突圍
本報記者:李永青
歐美經濟放緩,拖累全球最大鐘錶展—香港鐘錶展昨於灣仔會展舉行,展商數目減少5%至762家。同時,參展商亦轉攻中價錶及拓展中東市場,以求突圍。有展商指出,今年廠家面對經營壓力大增,對是次展會的接單不敢奢望。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則樂觀表示,今年上半年香港鐘錶出口值升17%至250億元,而上月簽訂的CEPA補充協議5,有助加強保護知識產權及品牌發展,令本港與珠三角繼續成為全球最大的鐘錶業中心。
唐英年昨於開幕禮上表示,香港現正集中開發原創設計及品牌;當局除了與業界合作,更引入措施便利生產商。他說,香港政府和國家商務部最近簽署的CEPA補充協議5,令CEPA涵蓋的服務領域增至40個;並在廣東率先推出或試行開放和便利化措施,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及品牌開發。
唐英年強調,知識產權保護及品牌開發支援,對香港及珠三角成為鐘表設計、生產及品牌中心十分重要;並鼓勵業界,把握CEPA創造的機會,尋找在內地的商機。
唐英年籲把握CEPA商機
有參展商表示,面對成本上漲及歐美市場疲弱,不少廠商轉攻中價錶,並加強設計及品牌元素,且主力開拓中東等新市場。香港錶廠商會會長葉小帆表示,雖然上半年香港鐘錶出口值上升,但主要受原材料等成本漲價所致,廠家仍然面對強大的經營壓力,故料是次展覽的生意難以樂觀。
是屆錶展,西班牙是首次有參展商參展,而內地、台灣及韓國更設置地區展館。2000年設立的「品牌廊」今年匯聚來自105家公司125個鐘表品牌,品牌展商增加21%。
內地台灣韓國設地區展館
同時,香港貿發局亦組織了64個來自49個國家及地區的1,736間公司、合共2,725名買家的買家團,參觀展覽,當中包括:瑞士的Cartier Horlogerie、法國的Les Nouveaux Bijoutiers、德國的REWE Group、日本的Amita Corporation、俄羅斯的Moscow Time、及阿聯酋的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