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深圳積極推廣市場化垃圾收運模式,採用由企業投資並負責垃圾運營管理。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迅速崛起的年輕城市,隨著城市的發展,環衛工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據統計,至2006年底,日產城市生活垃圾9850噸,市政道路清掃面積超過8000萬平方米,分別是1979年的1300餘倍和1600餘倍。
儘管如此,深圳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在日益改善,先後榮獲 「國家衛生城市」、「潔淨城市」、「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世界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多項榮譽稱號。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由於深圳不斷探索,傾力打造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環衛管理新模式。
環衛作業市場化
1984年起,深圳成立了全國首家清潔服務公司,率先放開了道路清掃、垃圾收集和運輸、樓宇清潔等環衛服務作業市場。
目前深圳市市政道路清掃保潔作業市場化率已達90%,垃圾清運市場化率達75%,垃圾處理市場化率達52%。已成立股份制、集體、中外合資、民營等多元化專業公司300多家,從業人員由最初的12人發展到4萬餘人,年產值由最初的100多萬元發展到如今的8.5億元。服務業務及範圍也不斷拓展,有些清潔服務公司業務已拓展至全國其他城市。
垃圾收運科學化
經科學規劃,深圳在全市範圍內統一規劃建設418座環保型垃圾轉運站,垃圾轉運站的建設,採取了企業負責土建,政府補貼投資購置設備及委託單位自建自管等多種形式。
在垃圾收集方式上,深圳取消傳統收集方式,推廣車載桶裝垃圾收運新模式,採用高密度聚乙烯國際標準桶暫存—小型動力車收集—垃圾轉運站轉運方式。這種新模式實現了垃圾收運的全過程密閉化,擴大了站點服務範圍,在深圳市範圍內推廣後可減少80%以上的垃圾桶點(屋)。
與此同時,深圳還積極推廣市場化垃圾收運模式。龍崗區阪田街道辦採用由企業投資並負責運營管理,政府授予企業特許經營權,並按噸垃圾收運成本補貼給企業的方式進行垃圾站的建設和運營。此模式產權明晰、職權明確,目前這種模式在深圳正在推廣。
投資主體多元化
深圳市垃圾處理設施則形成了由「政府投資建設、事業運營」、「政府投資建設、企業運營」、「企業投資建設、企業運營」多種模式共存的局面。
從2000年起,全市所有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均由企業投資,目前建成的7座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其中5座由企業投資建設,企業主要通過財政補貼、垃圾發電獲取投資回報。此外正在建設的2座焚燒處理設施、1座建築垃圾綜合利用設施以及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也由企業投資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