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改革開放30年看新疆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油田發展篇——油龍騰飛正當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19]
放大圖片

 ■克拉瑪依油田風城採油作業區

 50年時光穿梭,50載風雨兼程;50年滄桑巨變,50載春華秋實。

 50年之中,克拉瑪依——這個全國唯一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荒涼到繁華、從戰天斗地到改天鬥地的巨大歷史變遷,而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她對油氣生產始終孜孜不倦的渴求,對油田建設始終無怨無悔的奉獻。

 從1955年的橫空出世,到2002年實現西部第一個千萬噸油田的跨越,再到如今「又好又快建設現代化大油氣田」戰略的提出,克拉瑪依油田——這個新中國成立後勘探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始終都在以其蓬勃發展之勢,廣受世人矚目。

 正是這種對石油的渴求與奉獻,不僅支撐了整座城市過去50年當中日新月異的經濟建設,也必將推動克拉瑪依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石油,工業文明的血脈。然而,直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國這個最早發現並使用石油的國家,還沒有摘掉「貧油國」的帽子。

 中國真的缺少石油嗎?地質家們不信。以往的資料告訴他們:中國石油的希望在西部,在新疆的準噶爾盆地。

 1955年1月,於北京召開的全國石油勘探會議決定,在準噶爾盆地的黑油山打兩口探井。當年6月14日,受獨山子礦務局派遣,由技師陸銘寶為隊長,率領由8個民族、36人組成的1219青年鑽井隊挺進了黑油山。

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橫空出世

 7月6日,黑油山一號井正式開鑽,僅僅115天後,一號井於當晚噴出原油,現場工人用10毫米油嘴試產,8.5小時產油達到了6.95噸。整個井場的人們沸騰了!黑油山沸騰了!全國也沸騰了!歷史記下了這一天:1955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油田在誕生了!

 若干年後,一位老石油在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時感慨地表示:事實上,一號井油流的噴湧聲並不比其他任何一口井更加響亮,但就是這個聲音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的橫空出世,更驅散了「中國貧油論」的陰影,加速了帝國主義經濟封鎖迷夢的破滅。

 我們有理由為這樣一口功勳井而沸騰和驕傲。

 此後,隨著一號井油流的噴湧,喜訊又接踵而至,開鑽的一口又一口探井相繼出油。1956年5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克拉瑪依地區證實是個很有希望的大油田》,這個響亮聲音把西北邊陲的這一驚人喜訊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兩天後,《人民日報》又再次發表文章《迅速支援克拉瑪依油區》,這個響亮的召喚又把祖國千千萬萬有志兒女聚到了克拉瑪依。

 到1960年,克拉瑪依——烏爾禾區共鑽探井和評價井506口,相繼發現克拉瑪依、百口泉、紅山嘴三個油田,烏爾禾也湧出工業油流,至此,克拉瑪依油田的原油年產量從1958年的33.38萬噸上升到163萬噸,佔全國原油產量的39%,成為大慶油田發現之前全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

 而隨著油田的輪廓逐漸清晰,克拉瑪依這座城市也顯出了雛形。1958年9月11日,朱德副主席視察克拉瑪依時讚揚說:「3年時間,在荒涼的戈壁灘上,建立起一座4萬人口的石油城市,這是一個很大的成績,也是一個很動人的神話。」

千萬噸大油田巍然崛起

 然而,好景不長。

 當人們激動的情緒還沒有從沸騰中平靜下來時,1961年底,剛剛達到年產165.2萬噸原油水平的新生油田撐不住了,老井掉產,新井掉產,「兩升一降」(壓力下降、產量下降、油氣比上升)正使整個油田的原油生產形勢急劇惡化。

 與全國的「大躍進」一樣,克拉瑪依也在品嚐不顧油田規律,放大油嘴採油的惡果。

 與此同時,本身就貧血的克拉瑪依卻開始獻血了。由於大慶油田的誕生,國家大幅削減了投到克拉瑪依的資金和設備,同時還要克拉瑪依全力援助大慶。僅1960年和1961年油田最困難的兩年裡,克拉瑪依就先後抽調了約5600名最優秀的技術和管理骨幹,帶著當時最好的設備奔赴大慶油田。

 但即便是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克拉瑪依的石油人依然沒有放棄,從1961年到1963年,老石油們先後部署了124口資料井和檢查井,目的就是為了真正搞清地下情況,加強地質和油藏的研究。

 不懈的付出最終為油田找到了一條新生之路,也開啟了克拉瑪依油田用科學的眼光探尋發展規律的思路。

 1964年,克拉瑪依油田的原油產量終於穩定在了86.45萬噸的高點上,並從此開始穩步上升。更重要的是,隨著加大了科研的重視和管理,此後的幾年中,克拉瑪依至烏爾禾長約130公里、寬約30公里的三疊系含油構造漸漸地展現在了石油人的面前。

 到1976年時,整個油田已先後有18個區塊投入開發,建成年生產配套能力317萬噸,當年產油296.9萬噸,已是1965年油田生機重現時的3倍。

 敗沒有餒,但勝更沒有讓石油人驕,在西北緣取得一系列較大收穫後,決策者將勘探的目光投向了更為廣闊的區域。

 揮師東進。隨著火燒山等油田的發現,給當時的石油管理局贏來了儲量增長的第二個高峰,到1989年,全油區的可採儲量已由1978年的6817萬噸猛增到1.788億噸。

 在腹部,石油局果斷決定:以突破腹部,帶動兩頭(西北緣和東部),實施區域勘探。這在當時看來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但換來的卻是1991年5月彩參2井及隨後一系列大油田的發現。

 2000年6月,陸9井在侏羅系西山窯組獲得工業油氣流,三個泉凸起勘探由此突破。一個月後,該井白堊系又獲工業油流。新生的陸梁油氣田向世人表明:準噶爾盆地特別是盆地腹部的油氣勘探已從此跨入了一個更新更廣的領域。

 繼陸梁油田之後,2000年7月16日,卡6井噴出高產油流,這一刻,克拉瑪依人半個世紀的在南緣苦尋的夢想也終於成真。

 正是隨著石西、莫索灣、陸梁……等一批大油田的發現,2002年,克拉瑪依成為西部第一個千萬噸大油田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驚世跨越。

向現代化大油氣田闊步前行

 2008年1月1日,在經歷8年重組之後,新疆石油管理局與新疆油田公司重新合為一體。

 「兩家變一家,將使我們的資源得到更有效配置,從更大程度地發揮企業的整體優勢。」這是不少幹部群眾對此次重組形成的共識。

 但是誰也無法忘記這8年中,石油局為求生存所經歷的艱難之戰;油田公司為推動全油田發展所實施的「三大戰略」;更無法忘記雙方為共謀和諧發展,圍繞「兩分兩合」思想與「四共」發展要求而開展的一系列工作。

 面對重組之後的新形勢,到2010年,新疆油田力爭實現年產油氣2000萬噸,其中天然氣年產50億立方米以上,並且具備年產1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資源儲量基礎,現代化大油氣田格局基本形成。再經過3-5年的努力,年產原油1500萬噸以上、天然氣100億立方米,實現由大油田向大油氣田轉變的歷史性跨越,把克拉瑪依油田全面建設成為綠色、數字和人文特徵鮮明的現代化大油氣田。

 有關專家表示,儘管困難重重,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仍然擁有許多有利條件。

 一是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豐厚。準噶爾盆地蘊藏著86億噸石油資源和2.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但目前探明率僅為23%和4%,勘探開發潛力巨大,仍處在儲量、產量高速增長期。

 二是油氣田開發的總體形勢良好,主要開發技術指標處於合理範圍。隨著對油藏的認識不斷深化和技術的不斷進步,現有的5.2億噸未動用儲量和2億噸超稠油資源將逐步得到開發動用。

 三是我們擁有一支素質較高的員工隊伍,培育了具有新疆油田特色和時代特徵的企業文化。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目標的提出是立足於克拉瑪依幾代石油人開創的堅實基業和物質基礎;是基於克拉瑪依油田進入科學發展、整體發展、和諧發展的新階段,綜合分析油田內外部環境所做出的決定。只要我們再接再厲,現代化大油氣田的目標必將實現。

 回顧歷史,往往使人壯懷激烈,展望未來,更使我們信心滿懷,克拉瑪依——這個中國油氣最現實的接替區,已經承擔起了更新更重的使命。 ■作者:胡偉華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改革開放30年看新疆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