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童年居住港島英皇道,經常往寶馬山和賽西湖水塘一帶的山頭滿山跑。水塘差不多每年都發生意外,溺斃不熟水性兒童;父親總嚇唬我,水鬼專找小孩做替身,我卻在水塘學會了游泳。
賽西湖水塘約於三十年前被填平,興建私人住宅。附近水塘另有一個,位於則魚涌柏架山後的大潭水塘,設置郊野公園,於是轉移目標,改登柏架山繼續「滿山跑」。山中有一幢被荒廢了的百年英式紅磚屋,前園雜草叢生,陰森恐怖;我經常嚇唬兒子,屋內猛鬼專捉頑皮小孩。
很久沒去柏架山了,未知紅磚屋是否依舊?
這天趁著秋高氣爽,重登柏架山。離開紅磚屋還有一段距離,傳來一陣陣歌聲和手風琴伴奏聲,響徹山頭。細聽下,好像在唱文革期間的樣板戲插曲。
歌聲原來由紅磚屋傳出。來到屋前,雜草已清除,露出一片空地,數十名年逾六十歲的男女聚集一起,隨著革命歌曲節奏跳「忠」字舞。他們興致勃勃,唱完《紅燈記》又唱《智取威虎山》,一首接一首,還跳秧歌舞,熱鬧非常。
沒耐性聽下去,剛想離開。忽然有一個女的走出來邊跳邊唱《白毛女》插曲《北風吹扎紅頭繩》,歌聲哀怨,一句句「人家閨女有花戴,你爹我錢少不能買;扯上了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扎起來。」她的表情豐富,舞姿美妙,好像捧著紅頭繩,滿面喜悅。歌聲停了,登山人陸續散去,「明早再唱。」她宣布。原來這班退休者每天都在紅磚屋「駐演」。
二尺紅頭繩,就可以心滿意足?那時代的生活真簡單,使得他們如此留戀不捨?每天藉著跳和唱,回憶往事?
那一幢紅磚屋,當年屬英商太古糖廠的經理住宅,是英國殖民管治香港留下的建築物,是一段消逝的歷史;那一條紅頭繩,應該隨北風吹走,隨雪花飄去。
我們總要向前看。
攀登柏架山這一天,正是「神七」升空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