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自1953年起,內地百姓須憑票購買糧食,直至1993年止。 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三十年回顧:糧票被送進歷史櫥窗
當年輕人在超市中選購各種商品時,很少有人知道,上個世紀內地曾存在過一個特殊的「票證時代」。那時候,商品皆需「憑票購買」。1993年,中國取消糧票制度,這是從計劃經濟轉變到市場經濟過程中的里程碑事件。經濟體制的一次成功轉身,終將各類票證送進歷史的櫥窗。
這是1979年7月的一天清晨。這一天,在黑龍江某兵團插隊10年的朱光榮,返回家鄉北京。27歲的他本想選擇在兵團時熟稔的汽車修理,但家人和朋友卻勸他到糧店工作。「那時候糧店是一等的好單位,誰家不需要吃飯。」朱光榮最終到位於和平里的「四區糧店」」工作。
該糧店負責為3000餘戶居民供應糧食,是一家典型的國營糧店。那時,每逢周末或月底,四區糧店門前總要排起長長的隊伍。居民家中有小孩的,往往打發孩子前來排隊。快排到時,大人拎著麵袋趕來。他們總要小心翼翼地觀察秤桿的準繩,生怕遇到缺斤短襾。買到糧後,再小心翼翼地紮緊口袋離去。那時,人們對糧食的仔細,一方面源自節儉的傳統和對飢餓的恐慌,另一方面也因為國家限量供應的政策。在那個糧食市場尚未開放的年代,人們只能用糧票來換購定量的糧食。
憑票購糧 冇糧票冇飯食
1953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分別公佈了《關於糧食統購統銷的決議》、《關於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糧食流通體制從此進入長達幾十年的統購統銷時期,糧票登上歷史舞台。
上世紀80年代,城鎮居民遷徙戶口時,有一個特殊的關係叫做「糧食關係」。糧食關係最終會落實到具體糧店,關係人只能限定在該糧店購糧。對於擁有城鎮戶口的居民來說,「糧食關係」與城鎮戶口同等重要。沒有糧食關係,等同於沒法吃飯。
四區糧店擁有近萬人的糧食關係。每月21日,四區糧店的上級單位就會把數十萬斤糧票發放到糧店內。糧票是成聯發的,每次都有厚厚一摞。每張成聯糧票的面積與報紙相仿,上面打有孔洞。朱光榮等人的工作便是把糧票裁剪成小張,然後按戶裝入一個小口袋中。口袋上寫有戶主的名字。每月24日前,小口袋便會發放到每戶手中。
買糧時,居民首先要出示糧食供應證來「驗明正身」,糧票回收後,工作人員會把糧票貼在報紙上,攢滿一張報紙後,再刷上一種特殊的紫色塗料,防止被人重複使用。在南方一些地區,糧票被人們視為生命票,當時下發各區縣的糧票都有專門的運票車運送,還有武警押運,回收的糧票也有專人清點,每半年送到造紙廠銷毀一次,負責監督銷毀的人要看著所有糧票打成紙漿才能離去。 (一) ■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