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鄭國渠渠首進水口和退水口遺址。 本報陝西傳真
本報駐陝西記者 熊曉芳
2250多年前秦始皇修建的鄭國渠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規模之大、效益之高十分罕見。然而由於歷史記載的局限,有關鄭國渠究竟是如何進行分水、引水和退水,修渠運用了哪些技術手段等問題依然是學界爭論或不解的難題。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雙懷教授經過多年系統考察,揭開了鄭國渠部分神秘的面紗。
鄭國渠採用大壩分水設計
王雙懷告訴記者,他經過艱苦探尋,已找到鄭國渠渠首分水、引水和退水的遺址。以往學者曾圍繞鄭國渠是否存在引水大壩的問題爭論不休:有人認為鄭國渠是用攔河大壩引涇水灌溉的;有人認為當時沒有鋼筋水泥,在涇河上築壩攔水是不可能的。王雙懷根據文獻記載和衛星影像,實地對涇陽縣王橋鎮一帶的地形地貌和水利遺跡進行了仔細勘察,發現鄭國渠渠首大壩確是分水壩,而不是滾水壩。位於大壩西北部的水分嶺(即魚嘴)已被涇水沖刷殆盡。大壩北側寬大的引水槽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當地農民填平。大壩東側的引水渠和退水渠清晰可辨。這說明鄭國渠採用的是大壩分水技術,乾旱時引水進行灌溉,不需要灌溉的時候則將壩內存水導入涇河,其設計原理是相當科學的。
古代修渠技術達較高水平
王雙懷還找到了鄭國渠的多處渠道遺跡。鄭國渠修建在涇河與洛河之間的渭北旱原上,沿途吸納了冶峪、清峪、濁峪、石川諸水,規模極為宏大,總長度近300公里。幹渠的寬度一般為30多米,深度多在20米以上。其工程之浩大,於此可見一斑。
王雙懷教授在考察中,對鄭國渠的技術系統和生態系統有了新的認識。他介紹說,修建這樣大的水利工程,必定要有一整套複雜的技術措施,但現存秦漢至隋唐之間的史籍中基本上沒有這方面的記載。這是古籍不重視技術的表現,也是印刷術尚未使用之前史籍的缺憾。通過考察,王教授認為戰國秦漢時期測量技術、開渠技術、築壩技術、引水技術、分水技術、灌溉技術和渠道的維修技術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鄭國渠灌溉面積最多時達到四萬餘頃,把大片的旱地和鹽鹼地變成了良田沃野,從而使渭北地區形成了新的生態系統。
王教授通過實地考察發現進一步證實了《史記》、《漢書》等文獻的記載。他呼籲有關部門加強對鄭國渠遺址的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