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園:大炮台聽苗族山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0-24]
放大圖片

 ■澳大利亞格里戈利揚兄弟

 今年的「澳門國際音樂節」,雖然已接近尾聲,但仍然好戲連場,大家仍可觀賞廣邀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樂團和樂手演出,觀眾甚至可免費入場,試想,在澳門城區古色古香的大炮台、花地瑪聖母等表演場地,細味動人的音樂,是何等美事。

 今次為讀者介紹的,是一場本周日(26日)在旅遊名勝大炮台舉行的苗族山歌、飛歌、情歌、蘆笙舞曲,侗族大歌、踩堂歌、木鼓舞……是難得一見的少數民族音樂歌舞大匯演,大炮台首次迎來雲貴高原的奇麗風情。本屆音樂節引入中國少數民族原生態樂舞,展示我國等少數民族音樂的綺麗風貌。純樸的民歌聲將令人重新領略最純真的樂趣。

 原生態民歌是我國「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產生於民間,大多由民眾口頭創作,語言生動傳神。

唱山歌互表愛意

 侗族是音樂的民族,節慶日以歌相賀;男女相戀,以歌為媒;生產生活,以歌傳言;喪葬祭祀,以歌當哭;傳承歷史,以歌還說。可說是無事不歌,無處不歌,無人不歌。

 苗族飛歌是青年男女隔山隔水的情況下,為互表誠意,邀約對方而放聲抒懷的一種情歌。在迎送客人和宴酣時,有時也用飛歌。

 侗族大歌是一種一領眾和、分高低聲部諧唱的合唱。複調及和聲都十分複雜,產生悠揚洪亮、開闊暢朗的效果。其寬廣的音域、複雜多變的音色、緩急有序的節奏以及和諧完美的和音,給人們充分的美的享受。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