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研習改革30載 兩地生分享心得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03]
放大圖片

 ■拔萃女書院聯合內地兩間姊妹學校,在港開展「改革開放30年,專題研習分享日」。

 今年是內地實行改革開放30周年,這一政策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帶來深遠影響。內地和香港的學生身處不同的社會環境下,對祖國變化的感受與體驗不盡相同。日前拔萃女書院聯合內地兩間姊妹學校,在港開展「改革開放30年專題研習分享日」,讓兩地學生從不同的切入點,檢視改革開放的成果。參與活動的兩地學生表示,港生擁有較廣闊的國際觀,可以更客觀、全面地分析問題;內地生則以親身感受,從身邊的小事入手,深入探討30年間的社會變遷和問題。  ■本報記者

 為了讓學生認識國家近年在各方面的發展,並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意,拔萃女書院此次動員全校學生參加此次的專題研習活動。該校學生組成180個研習小組,每組由4至5名學生自願組成。經過評比和挑選,校方邀請其中的49個小組,於分享日設置攤位進行展覽及向兩地師生、家長作現場報告。獲邀來港的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和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分別派出師生進行以交通燈設置、上海老年人文化生活變遷為主題的專題分享。

潘永華出席活動評價高

 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部長潘永華出席了分享日的活動,並在專題報告分享會上作這樣的評價,「在場的學生沒有一個出生於改革開放之前,但大家都能深刻地分析政策帶來的成就,並看到由此產生的問題」。他笑言,原本以為港生未有直接受到改革開放政策的影響,難有親身體驗,但沒想到港生視野開闊,能以宏觀角度分析國家政策,並能抓住問題核心。他指內地生的研習很務實,從微觀的事物出發、圍繞發展過程中民眾關心的話題作研究,「切入點雖小,但對社會問題的解決有實質的借鑑意義」。

 此次參加分享的專題領域廣泛,包括政治、經濟、教育、醫療、影視文化、網絡傳播等。兩地學生在分享交流中互相發問,廣泛探討了改革開放政策下、社會不同層次的發展。拔萃女書院學生梁詠心介紹稱,今次研習活動的主題是見證和感受。從小在香港長大的她,並不覺得內地的變化距離遙遠,因為從小到大目睹越來越多的內地產品和品牌輸入香港,自然能體會到祖國發展的迅速。

 梁詠心表示,內地強勁的經濟發展顯而易見,她和同學反而希望挑選民生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因此選擇「中國城鎮跟農村醫療衛生情況的變化與差異」為研習主題。與梁詠心同組的蘇奕嘉提到在研習過程中,組員通過互聯網蒐集了大量資料,但都是負面評論,認為中國醫療制度不成功。後來有同學跑到天津做街訪,卻發現當地居民多對醫療改革持正面評價,因此她認為網上資料不可全信。

 蘇奕嘉表示,大部分港生沒有機會到內地進行調查,較難獲得第一手資料,但立場可能因此更加客觀,不會因為習慣而作出武斷的結論。她亦讚賞道,內地生的專題內容往往基於日常生活,並積極提出各種解決方案,很有創意。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高二學生杜原認為,港生的思路開放、活躍,「他們站在外面看內地改革30年,提出的問題可能很多內地生都想不到。而且港生做報告時還會設計出小品式的對話,很生動活潑!」她指內地學生的研習主題雖然多數以民生問題入手,但著重數據蒐集和分析,有嚴格規範的研究方法,學術性較強。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