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盤點30年 物價升4倍,收入升7倍,GDP升14倍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岩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每一次起伏都伴隨物價漲落。30年,中國經濟經歷了「三個半」周期,CPI亦完成了「三個半」輪迴,只是CPI的漲落總比GDP的增長落後一年左右,而針對物價漲落進行的宏觀調控則貫穿每一輪經濟周期。
綜合官方數據可以看出,過去30年,CPI三起三落,如果以1978年CPI為100作為基準來計算的話,到2007年CPI上漲到500左右,也就是說,過去30年中國的物價上漲了4倍。相比物價上漲,居民收入的漲幅更快,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86元,扣除物價因素後增長了將近7倍;而計算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後的國內生產總值,2007年GDP總量比1978年增長了14倍多。
本報今明兩日推出兩版系列專題,與讀者一起回顧中國30年價格改革歷程。
主婦流水賬 柴米話滄桑
30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978年的3,645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249,530億元,GDP年均增長高達9.88%,遠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平均3%左右的增長速度,經濟總量由世界第10躍居世界第4。
對於個人而言,CPI的增長意味著「東西貴了」,其實30年來,它的變化在一個小小的賬本裡就可以全部找到。做了一輩子會計的胡秀蘭就有這樣一本30年的「流水賬」。
1978:薪低夠開銷 一斤肉5角
1978年在北京儀表廠當工人的胡秀蘭每月工資48元,在當時計劃經濟下物價很便宜,「一角錢能買好幾根黃瓜,一斤豬肉不到5毛錢」。不過,轉過年去就感覺「東西貴了」,胡秀蘭的賬本記著,豬肉、牛奶都漲了一兩毛錢,到1980年底不少東西都貴了至少一半,但同時她的工資也增加到了64元。這便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輪物價上漲,當時改革令經濟快速增長,政府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增加工資,赤字擴大,增發貨幣,最終造成通貨膨脹。
1984年,已經調到一家小學當會計的胡秀蘭家買了一台17吋索尼電視,這台電視花了夫妻倆大半年的工資,而最關鍵的不是錢,而是指標。「那年學校獎勵我工作表現好給了個指標,有人出價幾百塊也得不到啊。」隨後幾年的賬本顯示,食品和日用品都在逐步漲價,工資也漲了十幾元。
1988:通脹風聲緊 搶購副食品
1988年5月12日,胡秀蘭在這一天特地換了個新本子並記下了最「壯觀」一筆花銷:100盒火柴和足夠全家用一年的鹽和醬油等,用了近一個月的工資。「當天中央電視台、廣播電台播出了四種副食品漲價消息,大家很快上街搶購,見東西就買。」當時政府作出「價格闖關」決定,全面取消價格管制,到1989年CIP漲幅高達18%。
1992年開始又是一輪比較明顯的漲價,賬本裡記著,到2003年大米白麵等糧食幾乎比一年前貴了一半。胡秀蘭在銀行存的1萬元錢,3年後變成了1.7萬,這是政府當時為應對通貨膨脹推出保值儲蓄。到1997年,這一輪漲價勢頭基本得到遏制。
2000年後,賬本上顯示,連續幾年物價上漲並不明顯,「好幾年雞蛋一兩元一斤,豬肉四五元一斤」,但工資卻以每年兩三百元的速度上漲;直到2006年底2007年初,豬肉價格突然從6元左右倍增到12元以上,又一輪通貨膨脹開始了。
經濟變遷輪迴•第1輪 改革伊始 通脹噴井(1978年-1981年)
背景: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內在的經濟活力被激發出來,當年GDP增速高達11.7%。同時,計劃經濟時期長期存在的隱蔽型通貨膨脹開始顯現。1979年政府大幅度提高了8種農副產品收購價格,成為推動當時社會價格總水平迅速上升的直接原因。
表現:農產品價格上漲後,增大了財政赤字。1979年和1980年兩年中國財政赤字超過170億元,政府增發130億元貨幣來彌補國庫虧損。到1980年底,全國貨幣流通量比1978年增長63.3%,大大超過同期工農業生產總值增長的16.6%和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長的37.3%,引發了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次通貨膨脹,反映物價水平的職工生活費用價格指數在1980年達到7.5%,已接近經濟危機的臨界點。
措施:經過壓縮基本建設投資、發行國庫券以抑制需求過快增長、收縮銀根、控制物價等一系列措施,這次通貨膨脹得到抑制,1981年物價漲幅回落到2.5%,但GDP增速亦減了大半,降至5.2%。
第2輪 政府放權 價格闖關(1982年-1990年)
背景:經歷了兩年短暫調整後,中國經濟逐步升溫。1984年,政府擴大銀行貸款自主權和企業發工資、獎金的自主權。因當時確定自主範圍的基數以1984年實際發生額為準,出現了銀行盲目擴大信貸規模、企業大漲工資的局面。1987年底,全社會貨幣供應量達到1,454億元,比1983年增加925億元,增幅達到174%。央行為此發行第四套人民幣和推行大額面鈔,卻導致通貨膨脹加劇。
表現:1984年的GDP增長率從過去兩年9-10%的水平急升至15.2%;當年物價指數從上年不到3%的水平猛增到9.3%。這一年中國首次將CPI作為衡量物價水平的指標進行統計。1988年,隨著政府實施「價格闖關」,當年CPI上漲11.8%,1989年更升至18%。物價上漲導致全民搶購,進而帶來囤積居奇和倒買倒賣,令經濟形勢惡化,1989年GDP增速從上兩年11%以上驟降至4.1%。
措施:政府控制基建規模、加強物價管理、控制信貸規模的調控措施抑制物價上漲,1986年,CPI漲幅降至6.5%,GDP增速也隨之回落到8.8%。
1988年,中央緊急叫停「價格闖關」,全面整頓經濟秩序。大幅提高銀行存款利率、削減基本建設投資等措施迅速控制了物價上漲,CPI馬上降到1990年的3.1%,但GDP增速也降到3.8%,為改革開放30年的最低水平。
第3輪 開發過熱 中央剎車(1991年-1999年)
背景:1992年政府繼續價格改革,央行連續兩年實行刺激經濟增長的貨幣政策,國內貨幣供應量增幅均達35%以上,1992年和1993年GDP增長達到14%。開發過熱、項目虛增使許多生產資源價格上升40%,一些企業不得不靠「三角債」(企業之間拖欠貨款所形成的連鎖債務關係)來維持正常經營;再加上貨幣供應過多引發通貨膨脹。
表現:CPI漲幅在三年內連上三個「台階」:從1991年3.4%漲到1992年的6.4%,1993年漲到14.7%,1994年更高達24.1%,是建國以來的最高水平。
措施:政府採取提高存貸利率和國債利率、限期收回違章拆借資金、削減基建投資、清理所有在建項目、重新審查開發區、停止地方部門向企業和農民集資等措施,到1996年CPI漲幅回落到8.3%,1997年下降到2.5%。然而此時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中國陷入通貨緊縮,後依靠擴張的財政政策,大量發行國債拉動投資增長,才不至於讓GDP增長「急剎車」,保持在7%以上。
第4輪 經濟回升 樓房大漲(2000年至今)
背景:2000年和2001年CPI輕微上升了0.4%和0.7%,但上升的主要是服務業價格;2002年CPI漲幅又降為負值。在政府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和拉動下,社會投資意願愈強,到2003年一些高耗能工業、房地產業出現投資過熱的苗頭,價格也真正有了回升的趨勢,經濟升溫,GDP增速重新回到10%以上。
表現:電價、水價、燃氣價格、公共交通價格、房價等輪番漲價,2007年底開始豬肉等食品價格快速上漲,出現結構性的物價上漲,直到今年2月CPI漲幅達到8.7%,創1998年以來最高水平。
措施:政府頻繁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加息、嚴格控制信貸的緊縮政策。在宏觀調控以及經濟降溫作用下,CPI逐月回落,到8月份已降至4.9%。如今這一輪經濟周期顯然剛剛過半,CPI究竟是已見頂回落還是即將面臨又一輪上漲,還要試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