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三農民譜歌頌鄧公《春天的故事》唱遍神州
——春雨滋潤了華夏故園 中國展開了百年新卷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李昌鴻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1994年,這首歌頌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春天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
30年走來,《春天的故事》作曲人王佑貴以感恩的心告訴記者,「60年代初我在農村餓得吃糠;70年代中我對人生感到絕望;改革開放後我才有車有房和存款,過上舒心的現代生活」。 與王佑貴一樣,《春天的故事》的詞作者蔣開儒、葉旭全均是農民出身,他們感謝鄧公倡導的改革開放為個人和國家帶來的巨變。三位素不相識的人走到一起,譜寫出14年後仍被億萬人廣為傳唱的這首歌。
1979年,蔣開儒途經深圳,這座城市當時還是一汪水田、一片農舍和幾頭老牛……1992年5月13日,蔣開儒再次坐上駛入深圳的火車,看到了拔地而起的摩天樓群。他一下糊塗起來:是不是到了香港?深圳的巨變,那一刻讓他感悟到國家和民族的春天到來了。
在1992年去深圳之前,蔣開儒看到報紙發表《鄧小平南巡講話 東方風來滿眼春》的文章,心情非常激動。他毅然放棄了在黑龍江省的「鐵飯碗」,到深圳任羅湖區文聯創作員。經過在深圳工作的體驗和思考後,他領悟出小平提出讓深圳「殺出一條血路」的涵義,感悟到國家和民族命運的真正春天的降臨。這個感覺一出來,1992年《春天的故事》歌詞由此從他的筆端流出。
目擊巨變 深圳移民有感而發
蔣開儒找到在深圳藍天企業家藝術團從事音樂創作的王佑貴,讓他譜曲。王佑貴經過半年的醞釀後,決定用老百姓互為傳誦講故事的抒情音調,夾敘夾議抒發千年文明古國發生的巨變。
很多人不知道,《春天的故事》誕生前幾經波折。原來,1994年《春天的故事》曾參加廣東青春歌曲創作大賽評委會深圳賽區評選,卻榜上無名。蔣開儒和王佑貴十分鬱悶,後來經人介紹,找到了活躍在深圳樂壇的業餘填詞人葉旭全。
據葉旭全回憶,他在看到歌詞後,也感到以春天來比喻這樣重大的政治歷史事件,的確別具一格。只是原作有點冗長,立意只著眼於深圳,還有一些詞語表述不夠準確,容易引起歧義。為了挽救這首立意新、題材好卻不無「硬傷」的歌曲,葉旭全立即著手在結構、立意和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二度創作。他的修改原則是:精簡結構、提升境界、去蕪存菁。
幾經波折 二度修改終放異彩
在精簡結構上,把原歌詞的三段改成兩段,將7分多鐘長的原歌曲縮短為4分半鐘左右;為提升歌詞境界,針對原歌詞中只是「就深圳寫深圳」的立意,葉旭全把歌詞立意定在全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讓歌詞跳出唱深圳而唱全國。比如,將原歌詞第一段「1980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偉人在南中國的海邊劃出特區一片」,改為「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時間往前推了一年,把背景放在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緊扣改革開放的歷史和轉折;將原歌詞「啊,深圳,你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改為「啊,中國,中國,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 此外,對原歌詞中一些政治上不準確,或容易引起歧義的詞語進行重大修改。如原歌詞中「有一位偉人在南中國的海邊寫下宣言」,後改為「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
歌詞通俗 曾被質疑「不嚴肅」
三人把二度創作後的歌曲再次交到了廣東青春歌曲創作大賽評委會。此時,評委中仍然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多數評委認為,這是一首政治題材歌曲,唱的是改革開放,是國家領導人,用「畫了一個圈」和「一位老人」這樣通俗的語句來寫,不夠嚴肅,不能選用。《春天的故事》再一次站在了命運的分岔口上。
但也有兩位評委堅持認為,群眾歌曲正是需要這種通俗的充滿生活氣息的寫法,需要清新貼切充滿深情的比喻,這首歌寫出了人民對改革開放的擁護和對小平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聲。在他們的堅持和說服下,其他評委也轉變了看法。最後,這首歌在廣東「94青春歌曲創作大賽」中獨佔鰲頭,被評為金獎,一舉成名。
音樂人新生:謝鄧公恢復高考
鄧公的改革開放政策,在三位作者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改變了千萬中國人的命運。作曲人王佑貴,與共和國同歲,出生於湘南農村,十多歲時遭遇三年自然災害,餓得以米糠充飢。「當時,許多人得了水腫和排便困難,我已經對生活沒有什麼指望。」他回憶說,「就在1977年,在小平的親自過問和支持下,國家恢復高考,我也由此得以考上大學。」
「沒有鄧小平 就沒有我今天」
王佑貴表示,恢復高考拯救了他們這一輩人,當時許多人本來沒有指望生活能有什麼改變,今日有房有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們這代人,已經將對小平同志的感恩之情深深地埋在心裡。他表示,「沒有鄧小平,就沒有我王佑貴今天的一切。」另一位填詞人葉旭全1955年出生於東莞,在1979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了深圳東深供水局,現任金威啤酒集團(香港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回想第一次踏足深圳的印象,那真是一個窮漁村,比東莞都要落後20年。」葉旭全說,經過十多年改革開放,他在深圳親身經歷了1992年小平南巡後特區日新月異的變化,他將親眼所見寄情於文字,最終參與譜寫成這首《春天的故事》。
老百姓鍾愛 列車唱不絕
《春天的故事》自1994年問世後,14年來在大江南北傳唱,與音樂本身之美分不開。作曲人王佑貴舉例說,如「您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這句歌詞,音樂上有6度的大跳,能讓聽者產生音樂美學上的通感,彷彿就是改革開放的大步伐,容易在全國百姓中引起強烈共鳴。
14年來,許許多多南下深圳求職、旅遊或探親的人,在開往深圳的火車上,都能聽到這首歌。一從事媒體管理工作的羅先生表示,他就是2000年初在往深圳的列車上聽到這首歌,至今仍記憶猶新。
王佑貴表示,《春天的故事》具有很強的時代背景和意義,如今已成為歌頌鄧小平和改革開放的經典歌曲,無數次在全國各地重大活動中響起。無論改革開放30周年還是50周年,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春天的故事》的生命力將更加久遠。
歌曲:春天的故事
作詞:葉旭全/蔣開儒
作曲:王佑貴
歌詞: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喚醒了長天內外
春輝啊暖透了大江兩岸啊,
中國,中國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
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
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
春風啊吹綠了東方神州
春雨啊滋潤了華夏故園啊,
中國,中國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
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
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