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近年內地冒起了許多高水準的專業藝術家。以繪畫界來說,無論資歷深或年輕的畫家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大都造詣不凡,有些作品在市場叫價更上千萬元人民幣,備受國際注目。難得的是不少旅居海外的畫家都受到當地重視,作品被收錄到美術館。這些名畫家大都有一個共通點:履歷上寫著:畢業於××大學美術學院。
內地著名的藝術歌唱家,甚至一些受歡迎的流行曲歌星,不少人履歷上寫著:畢業於××大學音樂系。
暢銷書的年輕新晉作家及流行榜首歌曲的填詞人,不少人履歷上寫著:畢業於××大學中國文學系或外國文學系。
著名導演及出色演員,不少的履歷上寫著:畢業於××大學戲劇系。
當我聽著一些港產歌星力竭聲嘶地叫那些平仄不準音律不正用詞粗鄙的歌曲;看到港姐當女主角時的生硬演技、題材低俗的港產電影時,我不否認自香港藝術學院成立以來,便見人才輩出,當中以演藝的成績較為出眾。在填詞人方面,出色者也是畢業於大學的中文系,不過,看來這方面的人才實在太罕有。
我並非要否決香港在上述範疇的成就,而是有感以我們投放的資源實在可以有更為出色的成就及人才。我不禁要問,我們納稅人每年付出龐大費用培育不同專業的人才,一年又一年的畢業生,他們往哪裡去了?
美術系的畢業生成就往哪裡尋?音樂系的畢業生只唱藝術歌,不屑唱流行曲?音樂不是為了感動人心?為甚麼內地可以,香港卻不能?中文系的學生不都要學寫詩填詞?全都當了老師嗎?你們怎能忍受現代流行曲的歌詞?你們根本不去聽嗎?你們又有否努力創作,為屬於香港的文學而努力?
還有教育學院出來的老師,你們多少人寫過教育這方面的書?為香港的教育制度發表過有份量的文章?
我有感香港空有專業,乃因藝術專業者過於自命清高。但當個人的藝術造詣未能被欣賞,那只會是沒有靈魂的軀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