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上世紀80年代初,外國已普及的電視機對國內民眾來說是奢侈品。 資料圖片
——改革開放激盪三十年
1978到2008年的中國,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日漸瓦解,中國就像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它在眾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經濟社會轉軌……
中國與國際彼此陌生
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元年,此前的中國浩劫不斷,一場長達10年的文革幾乎讓國家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在金融體系上,1978年前的中國基本上只有一家銀行,沒有保險公司及其他任何金融性企業;國營企業存款和財政存款之和為1089.9億元;從1958年到1978年20年間,中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不到4元,農民則不到2.6元。為了避免在可能的戰爭中處於被動地位,工業企業並沒有被放置在擁有經濟地理優勢的沿海地區,而是轉戰大後方。重要的工業企業都被設置在交通成本高昂的山區,並且不計經濟合理性地分散在邊遠地區,從而喪失了規模優勢,使得經濟效率非常低下。國有企業暮氣沉沉,輕工業發展嚴重滯後,人們購買糧食和日用品都需要憑票。
1978年10月22日,鄧小平出訪日本。這位早年曾經留學法國、在印刷廠當過工人的中國領導人已經有半個世紀沒有進過資本主義的工廠了。前日本駐華大使中江要介在陪同途中問鄧小平對日本哪方面感興趣,鄧小平說,中國老百姓冬天使用煤球,時常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情,他想知道日本有沒有不產生一氧化碳的煤球。
1978年的中國與世界彼此還是那麼陌生,而它們各自面對的生活和話題又是那麼遙遠。當美國家庭的電視機普及率已經超過70%的時候,《人民日報》上才第一次出現了與電視機有關的漫畫。
外匯儲備30年增萬倍
1978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僅有區區1.67億美元,聊勝於無(到30年後的2008年,這個數字超過了1.7萬億美元,整整增長了1萬倍)。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開放之初鄧小平曾嘗試借資本主義的錢造「中國大廈」。
但事情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順利。外國投資者很快發現,中國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投資國。一位隨大眾(港譯「褔士」)汽車前來中國考察的德國《明鏡》周刊記者在他的新聞稿中略帶嘲諷地寫道:「大眾汽車將在一個孤島上生產,並且這裡幾乎沒有任何配件供應商。中國車間裡的葫蘆吊、長板凳、橡皮鎯頭,都是我爺爺輩的生產設備。」一位日本記者在重慶煉鋼廠還意外地發現了一台140多年前英國製造的蒸汽式軋鋼機仍在使用。(一) ■摘自《激盪三十年》
|